返回第0389章 激战娄山关(上)(第1/2页)  南明之绍武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吴三桂知道刘玄初的计策多多少少有些吃里扒外,向着朱聿鐭,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刘玄初的方略是现在最为切实可行的。

    当然,虽然刘玄初说得清楚,如果吴三桂挥师南征,李定国不会逆流而上来攻打重庆,但是吴三桂还是让自己的女婿胡国柱驻守重庆以备不测,由他自己亲率方光琛、夏国相、马宝、王屏藩、高大节等诸将及六万人马南下,攻打遵义。

    朱聿鐭在返回南京前,指挥各路人马攻占了遵义,稳固了贵阳北面的防务。

    因为从孙可望的口供中清军知道,明军的主力都集中在贵州,而云南十分的空虚,如果能够绕过贵州刘文秀的防地,便可直捣云南府。

    刘文秀一旦得知云南有失,必然回师,正好半路伏击之。

    但是,决然不能从四川直进云南,因为刘文秀不是傻子,一旦他通过细作获悉了吴三桂的部署,必然会将人马屯于云贵两省交界便于机动的位置上,这样一来,吴三桂就被动。

    而吴三桂首先攻打遵义就不一样了。

    如果他能占领遵义,哪怕占领不了遵义,只要能吸引刘文秀的主力从贵阳开出来增援遵义便可。

    只要刘文秀的主力从贵阳一动,吴三桂就利用这个机会,突然转兵西进,以迅雷不掩耳之势,快速直驱云南。

    刘文秀因为猝不及防,人马来不及调动,那样的话吴三桂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了。

    这属于典型的声东击西之计。

    遵义在明朝时候属于四川管辖,重山复岭,陡涧深林,土地旷远,延袤千里。在遵义以北百里处有一座大楼山,山上有关名曰太平关。

    这座关口还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名字:娄山关。

    明军镇守娄山关的便是从两广调来的由岑文纲率领的第二军。

    因为第二军在两广的表现并不好,所以朱聿鐭对第二军的军帅机关进行了调整。

    文岑纲的军帅位置不动,罗俊生也继续担任参军,蒋匡生的长史也没有变,只是将第一军的司马吴汝义调来第二军,依旧是司马的职位。

    吴汝义是闯军的旧部,无论是操练人马的能力还是临战的经验,比起文岑纲、罗俊生和蒋匡生都是要充足丰富得多的。

    第二军原本的副军帅鞠仁龙和司马农开蒙都分别调到第十三军、第十四军去做了司马。

    对于吴三桂人马的异动,驻守娄山关的明军也是有所察觉,有所防备的。

    两天以来,小而险要的娄山关,戒备得比往日严了许多。潼关没有东门和西门,只有南门、北门和上北门。

    自从文岑纲派出的细作探得吴三桂在重庆集结人马以后,

    每个城门都派一个卒长亲率兵士多人把守,严查出入。城外,所有战略要地,都驻满了马步军队,四郊帐幕罗列,战马成群。一到晚上,鼓角互起,马嘶不断。南来北往的商旅一概不许通行。

    第二军的未雨绸缪确实做到了有备无患,因为娄山关的守军刚刚开始加强防备,吴三桂军中的骁将马宝便率领着五千人的前锋抵达娄山关下。

    马宝一到娄山关,立刻集中全部的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发动对娄山关的猛攻。

    既然文岑纲、罗俊生、蒋匡生和吴汝义有了准备,并且驻守在北门外明军大营中的是吴汝义,马宝的进攻虽然凶猛,却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因为马宝是先锋,为了行军迅速,没有携带红衣大炮,而驻守营寨中的明军却有,所以马宝在眼瞧着突袭无效的情况下,之后暂定进攻,并且连夜后撤扎营。

    天色暗了下来,文岑纲将清军撤走,便想马上派人去清营劫寨,倘能得手,将马宝活捉或杀死,就算不能改变全局,却也能挫伤敌军的锐气,振奋士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