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辩天命天志(第1/3页)  考研在秦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言先生要和墨家巨子辩论啦——”

    小镇轰动了!

    万人空巷是有些夸张,但这附近的人摩肩接踵还是可以的。

    酒楼的掌柜也是精明,打发了不少人出去散布消息,而且,还是标题党。

    六指黑侠身为墨家巨子,还是前辈,亲自跟陆言辩论的话,不论输赢,里外不是人,人家不会做这种事。

    陆言的对手,是班大师。

    班大师首先提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儒家可有这样的说法?”

    陆言点头,“有。”

    “生死、贫富、安危、治乱,由天命决定。得失、赏罚、福祸,都有定数,人的智慧和力量,不能操纵。那人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班大师的一句反问获得了很多的支持,观战者纷纷赞叹。

    “问得好啊,如果什么都注定了,我们累死累活还有什么用?”

    “墨家才能替贫苦人说话,儒家可不是。”

    “精彩,刚开场就杀机毕露。”

    二层的公孙潜对着自家人解释道:“一上来就用了《非儒》中最大的杀手锏,这位班大师,不可小觑。”

    公孙渊不解:“杀手锏?”

    公孙任暼了眼自家两个儿子,“好好观战,不要说话。”

    陆言不慌不忙,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最后才在班大师焦虑的目光中开始说话:

    “解释一句话,需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班大师为何断章取义?

    《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子夏之意在于安慰司马牛忧,面对既定的事实,人力无可挽回,不要过度悲伤。

    班大师批驳我的话,出自前任巨子《非儒》,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彼天命,与此天命,并非同意。”

    “此乃巨子批判儒家命定论所说。倘若人人都相信命中注定,人力改变不了什么,谁还会努力生产、生活,天下必然大乱。儒家用命定论教导百姓,这是在毒害天下。”

    班大师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陆言也不会违心地为命定论做辩护,他干脆主动退一步:

    “百家之学,亦有分野。无论是哪家学派,都有精华,有糟粕。命定论,就是糟粕。不必墨家费心,儒家自己就否定了它。

    老师荀子有,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在《天论》一文中提出,所谓天命,是一种自然界的规律,它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但人可以主动认识这种规律,利用这种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效果。人力,并非什么也做不到。”

    墨家众人坐在二层的角落,很是低调,虽然,一身的黑衣仍旧很是抢眼。

    六指黑侠不自觉地握起杯子喝了口水,看着班大师的目光带上来忧虑:“陆言以退为进,化解了进攻,同时展现中儒家学说的博大与发展,而且陆言师承荀子,接下来恐怕是他最擅长的领域。班大师,你可不能被他牵着走啊。”

    班大师已经有了点霜白的眉毛攒在一处,很快提出质疑:“客观规律?本门墨子曾经提出一条检验学说的标准,事、实、利。

    荀夫子所言的天命,可曾有见诸古籍,可曾有人亲身感受,可曾有实践验证?若无此三者,只是谬论耳。”

    “墨子提出的这三表,陆言知之。以我的话来讲,这三者,就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实践效果。这么说可以接受吧?”

    班大师听了他的话,思索了一会,频频点头,最终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