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gt;
病已面色凝重,暗暗心忧。果然霍光接着道:“启禀陛下,大鸿胪已经年近八十,听大鸿胪府掾吏说,大鸿胪经常丢三落四。微臣以为大鸿胪执掌诸侯和藩国事物,万不可怠慢,否则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岂不痛心?微臣建议让大鸿胪回家颐养天年,将位置让给有才之人。詹事宋畴当初拥立陛下有功,且为人谨慎,微臣以为可接替大鸿胪!”</p>
韦贤趁机跪地道:“老臣年迈,早就想回家颐养天年,望陛下成全!”病已面色冰寒,一言不发。这时御史大夫田广明起身道:“陛下,大鸿胪地位特殊,确实应该选一位年富力强的人。微臣建议陛下采纳大将军忠言!”卫尉范明友、太常苏昌、廷尉李光纷纷附议。</p>
病已无奈道:“既然大鸿胪想辞职归故里,大将军也有这个意思,朕也不好拂了大将军面子,就依了大将军。拟旨,免了韦贤大鸿胪职位,即刻擢拔詹事宋畴为大鸿胪。另外封广陵王刘胥少子刘弘为高密王,燕剌王太子刘建为广阳王,延续燕王宗庙祭祀。”</p>
霍光面色大惊,燕剌王刘旦曾参与谋反,后来事情败露被废。孝昭帝念刘旦为宗亲,只是赐死刘旦,其余燕国群臣全部被赦免。但鉴于刘旦曾想谋害霍光,孝昭帝一直没有为刘旦子嗣封王。霍光没想到刘病已竟然一声招呼不打,直接为刘旦儿子封王。霍光心里明白,为刘旦儿子封王是对罢免大鸿胪韦贤的回击。</p>
退朝后,病已单独召见了宗正刘德,皱眉问:“刚才朝会,你为什么不开口?”刘德叹气道:“陛下,韦贤确实年龄太大了,担任大鸿胪不太合适。不过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可以再委以重任。刚才大将军咄咄逼人,微臣等就是开了口,也帮不了韦贤。”</p>
病已惋惜道:“可惜了一代大儒,竟然因为年龄被人拉下马。今日召你来,不光是为了韦贤的事,还有两件事朕想派你去查查。一个是廷尉府,一个是少府。朕听说最近廷尉府严刑酷法,令京城人人闻风丧胆。另外,少府执掌皇宫一切开支,朕想知道少府掌握了多少钱财,年年开支多少,还有具体账册。”</p>
刘德一惊,忧心道:“陛下,如果细查账册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与其查账,不如找个机会罢了少府,另择贤明。其实先帝开始,少府的权限已经不多了。先帝在少府之外另设水衡都尉,专门管理上林苑及铸造货币等事宜。另外将少府所掌管的盐官、铁官等划归大司农管理,还在各地陆续设置上官、三服官、铜官等机构,削弱少府职权。如今的少府,权力有限。”</p>
病已皱眉不语,暗暗吃惊。刘德接着道:“不光如此,少府的钱偶尔也会被充作朝廷用度。如果陛下想掌握少府细账,不如换个人更合适。听说五经博士后仓对《诗经》《礼》《孝经》《春秋》《齐诗》造诣很深,早年师从大儒夏侯始昌,撰有《后氏曲台记》等名作。他在曲台校书多年,与宗正的次子刘向关系不错。他的弟子很多,有的名气比他还大,如戴德、戴圣、萧望之、匡衡、庆普等。陛下不妨召后仓为少府,必是一方清廉之官!”</p>
病已想起一事,起身道:“朕记得去年是不是有人曾向朝廷献书?”刘德欣然点头。病已笑道:“好,朕有打算了。”</p>
数日后朝会,丞相蔡义上书道:“启禀陛下,谏大夫王吉托臣上书。谏大夫以为朝廷奢侈无度,任人唯亲,弊端太盛,既不利于积蓄国力,又妨碍选拔人才。谏大夫建议朝廷提倡俭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