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听说秋萍很快就会又来北京了,郭翠萍挺高兴的。</p>
“在玉莹啊,等秋萍来到北京,一定要让她来我家做客啊。”</p>
“到时我给她包饺子吃。”</p>
“哎,虽然我家娶不到这么好的儿媳妇,但到时候我认她做干闺女也不错的。”</p>
说到这里,郭翠萍笑了起来。</p>
又问王玉莹,秋萍什么时候到北京来?</p>
王玉莹说:“大概一个多月吧,等我这边工厂一切利索了,开业之前,她肯定到了。”</p>
一个多月?</p>
郭翠萍听了微微怔了一下。</p>
东子和乔曼商量着出院后要结婚,那秋萍来的时候,岂不是正赶上两个人结婚吗?</p>
东子和乔曼结婚快一个多月,要是慢的话,照他们目前的情况看,估计也就三两个月。</p>
那时候秋萍要来北京工作了,岂不是正撞上两人的婚礼。</p>
想到这里,郭翠萍心里突然有点担心。</p>
作为一个过来人,她看得出秋萍那姑娘是喜欢自己儿子的。</p>
而她觉得乔曼又是一个斤斤计较,容易吃醋忌恨的女孩子,可别到时候又会和秋萍闹起来。</p>
或者因为秋萍的原因,再和她那个儿子不依不饶。</p>
那到时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p>
毕竟她那个大大咧咧的儿子,一直把秋萍当成兄弟。</p>
秋萍要是到了北京,让他们两个不接触,不可能。</p>
到时候三个人可别又闹出什么事情来。</p>
想到了这里,郭翠萍担心得不得了。</p>
南方的天气比北方要黑得稍晚一些。</p>
这个时候,正是小安村村民家家户户做晚饭吃晚饭的时间。</p>
有袅袅炊烟飘在空中。</p>
还有从田地里回来早的,已经端起了饭碗。</p>
鸡犬相闻之间,小河边还有手拿着柳条在赶着鸭子上岸的吆喝声。</p>
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里游着,不时地扑棱着翅膀发出嘎嘎嘎的声音。</p>
在绿色掩映下的小村落格外热闹起来。</p>
秋萍端了一碗面条,蹲在自己家门前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和几个端着粗瓷大碗吃饭的女人聊着天。</p>
在她对面,有几个站着或者蹲着手里端着饭碗的农村妇女,正在和她愉快地聊着。</p>
门前马路上,还有端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