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4章 [二更]564(第2/3页)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就是等他们真的想要找问题的时候,却发现根本跟不上北境王的思路。

    只能愣愣听着刘谈说,还没回过味来,对方已经开始进行下一个节点了。

    其实刘谈倒也不是故意这样,他也没把这个场合当成自己的个人秀,他只是对自己拿出来的这一套制度有信心而已,所以他会礼貌的停下来询问在场的所有人有没有听懂,有没有哪里有意见。

    刘彻是不会参与的,他需要的是下面人找出问题来给他看,要不然什么问题都让他来找,他不是要累死吗?

    刘据倒是有心认真听,然而他也跟桑弘羊他们一样,听的时候听不出什么问题,想要仔细思考却又来不及,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继续听。

    可刘谈还真以为他们是没意见呢,他非常知道这些人在大朝会小朝会上什么德行,别看一个个人模狗样,真的说到着急的地方动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说他们会安安静静地听着不发表任何反对意见,刘谈自己都不信。

    等他说完之后,他就长出了口气:“荫职体系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不过现在我说的也只是简略方案,还有更深入一些的,那就只能一点点商量了,接下来就是科举,其实比起荫职,科举就简单多了。”

    刘谈说到科举的时候,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明显慌乱了一下:这就说完了?荫职那么庞大的体系,那么复杂的情况,这就……没了?

    只是这两位养气功夫太好,他们这样的人讲究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颜色,所以从脸上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这种习惯简直是害惨了他们。

    刘谈真的以为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于是又开始输出科举观点。

    不过他说科举方面简单,那是真的简单,北境国都已经做出成效了,还有什么复杂的?

    他想了想说道:“长安行科举唯一的问题在于,要不要在各郡县先进行考试?通过了郡县考试的才能参加长安的考试?”

    刘彻果断说道:“郡县考试先行。”

    刘谈心说,郡县没有教学的地方,考生必须是读过书的,这年头也只有家里有点底子的才能读书。

    不过他没有提,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当百姓发现多了一条出路,那么他们就会对读书这件事情爆发极大的热情,人一读书就会摆脱愚昧,而朝廷一般不太希望全民摆脱郁闷,所以肯定要限制一下学习资源,怎么限制?当然是官办学校,然后卡一下入学资格,不是在官办学校毕业的没有资格考试。

    这不就结了吗?

    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些问题,他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进士要怎么安排?北境国是儿臣安排了学馆。”

    刘据不假思索说道:“那长安也安排就是了。”

    刘谈轻轻说道:“那个……有点费钱。”

    刘据:……

    其实这个时候,在场的除了刘彻,基本上都已经开始跟着他的思路走了,所以当他说北境国都在办学馆让进士继续学习之后,他们也就下意识地跟着走。

    结果忘记了北境国那边体量小,再加上刘谈不差钱,如今北境国也不怎么差钱了,所以能办这个学馆,但是长安这边……作为一个国家,就没有钱够用的时候!

    要不然刘彻也不至于听说要开海上之路就直接让刘谈去找桑弘羊谈这件事情,直接将这件事情提成了首办的事情。

    所以让长安这边直接建一个学馆负担所有学生的学费和衣食住行是不可能的。

    刘彻一想到北境国那个学馆的形式也忍不住脸色发绿,刘谈一看他爹这个表情,想了想说道:“其实当初北境国这么做也是因为那些进士都很贫穷,如果不减免各种费用的话,很可能他们根本无法留在朔方城,不过,霍光也说过长此以往不是什么好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