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连吃饭带喝酒,加上住宿,都不用再花钱。”
正在沙发上看着菜单的张靓靓闻言心里一惊,“那这样算好便宜啊?我看这菜单上都是那些名贵的食材。”
廖和忠却笑道:“两百万看着少,但实际上,没有人会每天来,一个星期能有时间来一次,都算不错了,你还会觉得便宜吗?”
张靓靓掰着手指头数了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七天,等于每星期四万块钱。
嗯,不便宜。
一个月就是一套房啊!
杨灏天这时说道:“其实这里的人都不是奔着消费来的,都是想在这里拓宽下人际关系,或者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可能每次来这里的人,都是自己或者一两个人来,然后聚在一起吃个饭,聊个天,等于每一张台上,最少有两个贵宾在,算起来这样的生意还真的不错。”
张靓靓没听懂,但是廖和忠听懂了。
张靓靓一脸懵逼,廖和忠不断点头。
“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
杨灏天解释说:“你看,我们这张桌子,现在廖总是贵宾,一年二百万,然后我名下也有个二百万,这样说你懂了。”
张靓靓这才理解到什么意思,就是说一张台子的贵宾越多,等于这张台的消费越贵,但是成本是相差无几的。
廖和忠笑了笑说:“好了,别讨论这个了,喝茶,喝茶!”
这时候赵若颖带着一个西装革履的经理走过来说:“廖总您好,请问哪位是杨总?我过来等级点资料。”
杨灏天说:“我是杨灏天,要登记什么资料?”
经理将手上的一张表格双手呈过去说:“您好,杨总,这里为您准备了一张贵宾登记表,请您填写一下,然后楼上会给您安排专门的一间专属房间,福临酒楼以后随时恭候您的光临。”
杨灏天接过登记表还没来得及看,便被张靓靓抢了过去,“我来,你喝你的茶。”
杨灏天笑了笑,然后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廖总今天找我过来,不会就是为了介绍我成为这酒楼的贵宾?”
廖和忠说:“港城几家唱片公司都开始进军国内唱片市场了,以后国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跟滚金唱片起冲突可能不太合适。”
杨灏天见廖和忠这么说,不由地在心里思考了一下才回道:“廖总的意思,是准备当说客?”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充当说客的角色,方铭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他没想到连廖和忠也会和方铭一样。
廖和忠摇了摇头:“我不当说客,滚金唱片的事情我和你站在同一阵营,我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跟滚金唱片撕破脸皮,毕竟黄明明和孙建康的公司是老牌公司,他们那边的阵营越多人,形势严峻。”
杨灏天诧异地说:“这个没关系,灏天娱乐不想跟谁打对台,但是也不怕人挑衅,我公司门口到现在还有娱乐记者蹲守,你知道的。”
廖和忠点头,“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说实话,谁也不愿意遭遇这样的事情,算了,当我没说过,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说完后,他便拿起菜单开始点菜,脸上依然是一副轻松的神情。
说实话,他看出了现在国内乐坛的转型期随着港城唱片公司的介入,拉开了序幕。
在港城这些曾经引领国内流行音乐两个时代的公司进入之后,众多音乐人也会随之而至。
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乐坛会越来越火热,但同时也会带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
所以,即使是外行看起来音乐的好像越来越丰富,但是在他们看来,港城的唱片公司代表着港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