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被参狼种羌堵死。烧当羌唯有要么途径逆魏西平郡的湟水河谷,抑或者是途径羌人首领唐泛的河首之地。只要烧当羌部落来往频繁了,以各大种羌的秉性,终究有一日会忍不住贪念,将之半道劫掠的。 届时,要么唐泛的河首之地会战火连绵! 要么是逆魏的西平郡,被烧当羌入寇而动荡不安! 若是前者,大汉便可多了一条敛财之路。 羌人首领唐泛为了保住河首之地,必然来寻大汉请求,以牛羊战马换取刀兵箭矢等辎重。且战火连绵时辎重消耗颇巨。 如若是后者,则是拖延了逆魏兵出陇右的时间。 只不过,令人可惜的是,此计谋太缓,且有不可控性。 触发的时间,若是在汉魏已然爆发了战事时,便对大汉没有裨益之处了。 毕竟,在战时无有贩卖刀兵箭矢之说;且逆魏一旦大军而出,烧当羌亦不敢入寇西平郡,将战火引至自身上。 此亦是郑璞将此策,当成了退而求其次的缘由。 而丞相诸葛亮便是取了此策。 亦令郑璞有些怅然。 非是觉得丞相决断事事求稳,而是感慨人谋无法胜势。 归根结底,还是大汉国力太弱了。 一旦事败便前功尽弃的后果,让丞相不能放手一搏,亦不敢去弄险。 ....................... 转眼便是冬将至。 西北苦寒之地,无比萧瑟。 偶尔一阵朔风席卷而过,便是无数枯黄树叶漫天飞舞的落寞和凄凉。 武山落门聚,将本部士卒让张嶷领在后的郑璞,沿着渭水策马驰骋归冀县。 临洮望曲谷一带的参狼种羌部落,姜维已然与各部豪帅熟稔,无需郑璞部驻军威慑也可保后方无忧了。 至于姜维还需在那边驻守多久,恐至少需要一二年。 因索西城遗址至氐道一带,已然成为了大汉的陇右战马牧场、骑卒训练地。 丞相以姜维熟谙羌事,熟悉骑战的他,还授令于他,看有无可能招募一些羌胡编为义从。 无论多寡,哪怕仅募得一百骑,对大汉终究是有所裨益的。 亦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姜维以后还会兼领护羌校尉之职,直属本部将以羌人为主。 而郑璞被丞相急着召归来,乃是汉阳郡有了军情。 守御汉阳郡的左将军魏延,传军报于丞相,声称近日频频有鲜卑游骑斥候入郡内探查军情,恐逆魏不日将遣军来战。 汉人习俗乃束发,而羌人披发,鲜卑乌丸则是髡发。 能入从凉州而来的鲜卑游骑斥候,唯有逆魏引入关中的秃发部。 魏延的示警,令大汉诸部兵马皆丞相被勒令备战。 至于郑璞为何不去汉阳,乃是丞相召他议军务。 自马谡被左迁去了汉中郡后,能与丞相论军略之人,便唯有郑璞了。 一路疾驰。 归到冀县,已然夜幕低垂。 趁着值守甲士入内通报之际,郑璞取水净去脸庞上的灰尘、整理衣冠后,方步入丞相的署屋。 数月未谋面的丞相,微微有了些变化。 如眉目间倦色少了些,双颊亦不再是清瘦无肉的颧骨高高凸起。 此刻丞相正在用餐。 与以往仅一肉羹、一稻饭、一盐菜及酱汤不同,食案之上尚且多了些酒水以及炙羊肉。 或许,大汉夺回陇右后让丞相得以畅怀,终于不再夙夜忧叹,以及食不知味了吧。 “璞,拜见丞相。” 依旧恭谨的趋步向前,郑璞端正跪坐后便双手加额,顿首而拜,“不知丞相正暮食,璞竟作扰矣。” “呵呵~~~~” 闻言,丞相冁然而笑,摆了摆手,“莫多礼,且入坐。嗯,子瑾尚未用暮食吧?”问罢,不等郑璞回答,便又出声换小吏再添一食案,“子瑾且用餐,再叙他事。” “谢丞相赐餐。” 少时,餐毕。 郑璞去取水净手漱口后,丞相便将两块小布帛递过来。 就着昏黄的油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