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过方源的源代码。
感觉很多地方颇具巧思,而且扩展性很好。
于是鼓励小方同学再接再厉,开发更多产品。
方源也真给力,不出一个月,便又研制出了“智能翻译机”。
没说的,继续让大江代工!
除了这个小插曲,整个一学期中,江寒都投入在lv2量子计算机项目中。
这一年中,机器学习界发生了不少变化。
“人工神经网络”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多过去很难解决的问题,都被这个“新武器”攻克。
能设计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架构(nas)、自然语言处理、循环神经网络、lsmn……
各种各样的“人工神经网络”被发明了出来。
有些是江寒所为,更多的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心血结晶。
很多以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东西,也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逐一发明了出来,并逐渐走向实用。
ai驾驶、意图识别、作曲、作画、作诗……
一切都和“前世”几乎一模一样,仿佛在江寒的推动下,历史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如果说还差点什么,那就是在nlp领域,还缺了个大名鼎鼎的gpt。
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标注、句法分析、情感分析、词向量、文本摘要、文本分类……
这些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了。
但在自动化生成文本方面,目前的产品都有点不尽人意。
江寒已经打算好了,再等一段时间,如果没人做出与gpt同等级的产品,那就亲自出手。
有了gpt,什么小说续写、扩写、缩写……
词类功能全都不在话下!
江寒每天在虚拟空间中,不间断地学习各科知识,刷各种论文。
各学科的经验值都逼近了当前等级的上限,距离下一个等级,只有一步之遥。
至于信息学,更是领先了一个大等级,眼瞅着就要再次突破了。
江寒也抽空写了不少乱七八糟的论文,涉及几乎所有学科,以dr.x的名义投了出去。
到了6月初,他手头累计的“学术点”,赫然超过了100!
其中一小半,来自二十多篇各种论文,其余的都是由“被引用次数”折算而成。
江寒选了个“良辰吉日”,再次尝试加点。
好,所谓的“良辰”,其实不过是一个没啥特别的双休日……
借着去医院做例行体检的机会,江寒躺在心电床上,下达了加点指令。
之所以如此行事,是为了以防意外。
第一次加点时,居然意外昏迷,这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而这次,是首次在单个属性上突破10点大关,由不得不小心!
实话说,万一真在医院里晕过去,难免给别人带来麻烦和困扰,但毕竟还是自己的小命要紧。
所以……
“加1点到感知!”
随着指令下达,熟悉的晕眩感涌起。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感觉只有3-5秒,也许更久,意识才恢复了过来。
有人轻拍他脸蛋,同时,有个温柔的女声响起:“起来。”
江寒睁开眼,洒然一笑:“心电做完了吗?”
“嗯,我刚才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问题,当然,还得我们主任最后确认……”
江寒看了下手机,松了口气。
还好,这次自己眩晕的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一分钟……
进行完剩下的步骤,江寒走出医院。
阳光照在脸上,十分舒服,但江寒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