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说定后,大家就行动起来。
人多力量大,又有范一这样经验丰富的专家把舵,不到两个月,新的原型机完成了。
一座比之前大了十倍有余的“光量子原型机”,矗立在空荡荡的无尘实验室里。
隔壁,十几个人围在控制台边。
范一凝视着这台科技感十足的“怪兽”,久久一言不发。
江寒走到他身边,提醒了一句:“范院士,可以试启动了。”
范一如梦初醒,笑了笑:“这次你来!”
江寒迟疑了一下:“还是您来,这几天,您不眠不休,净围着它转了。”
也就是范院士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江寒才不介意把首次启动的荣誉让出去。
不料,范一摇头,坚定的说:“这是你的设计,施工也是你全权负责指挥的,我其实没起到太大作用。”
跟着把江寒推到控制台前:“来,亲手感受一下你的作品!”
江寒推辞不得,只好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按下了启动按钮。
在肉眼无法分辨的微观领域里,光子在透明的管件里喷流起来。
瞬间,接收端捕获到了代表运算结果的光信号。
“验算!”
江寒一声令下,几个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科研人员,迅速在终端上操作起来。
一分钟后,验算结果出来,所有人都忘情地欢呼起来。
“成功了!”
“哦哦哦哦哦~~!”
“太好了!”
……
第一次试运行,就获得了成功!
这是大家都在盼望,但又有点不敢过于期待的。
但这一切,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江寒的设计,是那样精妙,指挥组建时,又是那样的胸有成竹。
隔着玻璃窗,看着那台光量子原型机,许多人油然生出自豪感。
这是足足96个有效量子比特的超级工程,领先国内外的竞争对手不知多少倍!
江寒看向范一:“院士,这台量子计算机还没有名字,不如您……”
范一呵呵一笑:“你这个设计者,就这么不在乎作品的命名权吗?”
江寒耸耸肩:“我是起名苦手,只能想出一些普通名字,与其费力不讨好,还不如让您来呢。”
跟着又笑嘻嘻地说:“谁让您在咱们这里,学识最渊博呢?”
范一心情很好,当下不再推辞,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选择。
“那就叫九章。”
江寒:“……”
果然,虽然换了设计,但这位学者的风格和思路,仍与“历史”上如出一辙,没什么改变……
“九章?”
“九章算术?”
其他人很快联想到了一本华夏古代十分出名的数学著作。
范一点点头:“对,九章算术!”
随后,他神情激荡地做了一次小型的即兴演讲。
“大家都知道,那本书,代表了华夏古代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
“而今天的九章原型机,则标志着我们当代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领域里的开拓精神!”
“我有个微小的愿望,我希望这台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是个好兆头。”
“今后的日子里,咱们的科研工作者,在各个领域里开疆拓土、展翅高飞、越飞越高。”
“咱们国家的科技成果,会产生一次又一次井喷……”
之后,在范一的带领下,大家再一次对新生的“九章”,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稳定性、处理能力、抗退相干能力……
一项项数据出炉,也一次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