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事务。
文呈难堪地站立了片刻,便退出了王佐吏的值房,回到自己的偏厢。
正当文呈纳闷今日氛围,有点奇怪,思前想后地胡乱猜测之时,功曹值房里的杂役来唤。
文呈便问杂役,功曹赵君,何故传唤自己?
那杂役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压低声音道:
“文佐君,小人先给你贺喜了!您已被孔县尊,濯拔为功曹佐吏了。功曹赵君唤文君过去,想必是要交接印绶罢!”
啥?自己这就当官了?
这、这这幸福,来的好突然啊!
虽然功曹佐吏,只不过是县令属官,秩俸才区区百石。
在朝廷并没有名录、在益州刺史衙门,也没有编制,
仅仅是县寺,上报犍为郡太守府,备个案而已。
可这好歹,也是官员了、可以佩戴铜印,而不用吊一个铜钱袋子了啊!
……死了墓碑上刻着秩俸,自己的儿孙,也有脸面了不是?
儿孙娶老婆,条件……嗯,可以适当地提高一点了……
嘻嘻。
没办法,谁让咱是官宦人家,咱有资格嘚瑟,哈哈哈!
以后咱出门,左边吊铜钱、右边吊铜印,那是一个飚倍儿爽!
嗯,看来,得换一根结实些的腰带了。
……
汉代只有四百石官员,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能够在中枢衙门里,有一个名字。
六百石,也是一个大门槛,布衣平民终其一生,也极难迈过去这个坎。
像出身尊贵的袁术袁绍、交际广泛势力庞大的曹操,还有孔二愣子,人家压根儿就不需要像小士族、白衣布身们这样熬资历、出政绩。
他们一出来,就是六百石起步、熬上几年升千石。
人到中年的时候,两千石高位,唾手可得。
再熬上头发开始发白、资历足够老了,三公之位,那是虚位以待矣!
比不了,投胎是个技术活。
……
文呈屁颠屁颠儿地,跟随杂役身后,直奔功曹赵大人公房而去。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