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鞠文泰和阿耆尼国王都是一副期待的模样,李世民便笑着开始给他们盘点大唐的近况:“大唐的城镇有三千多,现在每个城镇里最少有两个学堂、一座医院。这自然是不够的,大唐的发展还是有些慢了啊。”
听着李世民有些装逼的语气,虽然鞠文泰和阿耆尼国王都知道李世民故意这么说的,但是架不住作为国主的他们对大唐的羡慕,甚至希望他们也能够有这么一天,对着外来的国主淡淡的批判者自己国家最近的进步。
李世民不知道两人心里的想法,微微叹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好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不小,让朕有一点点的心里安慰。
现在大唐四处都要修路,要给百姓们盖房子,所以这水泥、砖,以及烧制水泥需要的煤炭需求量居高不下,所以各地也都建了不少的水泥厂、砖窑。百姓们便都有了卖力气的地方。
听说匠神最近有研究出不少好东西来,对种地的帮助很大。据农神所说,有了这些工具之后,大唐的粮食完全够吃了,只要在坚持一年,到时候粮食丰收之后,就算是遇到灾年,颗粒无收,也不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情况。
家中有了粮食,手里又有了闲钱,百姓们自然会想着购置两件新衣裳,如此一来,种桑养蚕的蚕农便有了好收成。
百姓们日子过的好了,便有了盼头,现在又有学堂建了起来,娃娃们可以读书识字,我听说现在大唐的百姓们各个心劲十足。
等百姓们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尧舜时期相比也不过如此吧?”
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只是想要在两位国主面前得瑟一下,只是说着说着,貌似他把自己给感动了。纵观历史长河,有哪一朝哪一代能够做到这些的?没有,李世民可以肯定的说,只有大唐坐到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一切都是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做到的。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禁有些热泪盈眶,他做皇帝的时候,不就是想着能够做一个好皇帝,让百姓过的好一点吗?这短短一两年的功夫就已经实现了。
从来没有一刻让李世民有这种迫切的想法,哪怕是当初玄武门发生政变的时候,也没有。他现在迫切的想要去小县城里、去农庄里、去小镇子里看看,看看大唐的百姓现在真实的生活,看看自己这个皇帝做的是否称职。
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李世民想要听听现在大唐的百姓对他这个皇帝的评价。
李世民说的自己目光呆滞,鞠文泰和阿耆尼国王两人跟李世民一般,也是目光呆滞着,他们努力的幻想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真的,想要去看一看。
和谐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煞风景的人。就如同阿耆尼国王,在李世民从感动中出来没有多久,阿耆尼国王便开始哭诉自己国家的贫穷。
“大唐的百姓过的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啊,哪像我阿耆尼国的子民们,绝大部分的百姓甚至连一件像样的一副都没有,就连那些所谓的贵族,都不一定比大唐的普通百姓吃穿好。真的是可怜啊。”阿耆尼国王开始感叹的说道,感叹完之后发现李世民一副根本没有听到的模样,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再看看周围的其他人,除了鞠文泰之外,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也跟李世民一般无二。
而鞠文泰则是将脸侧向一边,看到这家伙耸动的肩膀,阿耆尼国王哪里还不知道这家伙是在笑?但是这重要吗?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虽然面子很重要,但是要看在谁面前,如果是在普通的百姓面前,阿耆尼国王自然是要一些脸面的,但是这可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啊,跟这位大神将脸面论尊严,怕不是脑袋秀逗了吧。
“陛下,我阿耆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