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儿子都不知感恩,没良心,明知道她娘家现在不好,也不知道拉一把等等。
黄老大人听罢,愣了半天说“我以为,你上次就是说说。原来,这些年,你竟真是这样想的。我都不知道。。。。”起身回了书房。
过了一会儿,管家拿出了份东西给黄老夫人。
原来,当初黄老夫人卖地为黄大人谋职是真,后来,黄老大人仕途顺利,力压黄家分家,得了财产,手里富裕了,就想把当初老太太的嫁妆地,买回来还给她。
但买了地的地主,却不肯再卖。
黄老大人只得另外买了地,落在老夫人头上算她私房。
虽然新买的地没有老夫人的地好,但面积要大了不少,产出比原来老夫人的地只多不少。
可当时,黄老夫人娘家弟弟犯了事,需要填补。地刚到黄老夫人的手,转手又让她卖了,银子给了弟弟。
然后,时间长了,人嘛,总是趋利避害。
她家传的几百亩好地卖了,给了丈夫,一直没回来,丈夫凭此飞黄腾达,这事儿她能记一辈子。
而对置换来又卖掉的地,她却选择性的忘记了。
黄老太太看到这东西,才想起来,当时如五雷轰道的了,回去老奴与夫人传个话儿,回头您二位细聊。”
陈凤若吩咐阿雀拿了些补品,让给黄夫人带回去,王嬷嬷接了打赏,高高兴兴的走了。
回去没多久,黄夫人又来了信,说了这件事,是要银子开黑金矿。
一般这些矿,是朝廷控制着的。但朝廷能力有限,前期的探矿和开挖,要费不少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朝廷能做能管的,也只有一部分。况且投入大,又怕风险,万一出不了认为的数额,不是要担责吗?
所以,如果有人先期投资,开采出东西,验明矿藏了,朝廷感觉这事儿可行,就会出银子了。要不然就卖给朝廷,要不然就算合股,朝廷到时按期回款就好。
这次黄夫人应该要动用二十万两,但黄夫人现在手头能动的只有五万,如果陈凤若能拿出来,就让她哥哥来与赵煊谈。
到时与陈凤若按出资比例分就好。
如果陈凤若怕风险,就算出借,给优厚的利息。
赵宜听完对陈凤若说“姨想的周到,真是个妥帖的人呢。”
陈凤若说“娘的朋友,当然妥帖!”
等赵煊回来,赵宜就跟他说了这个事。
赵煊听女儿说的感觉好笑“你这个小丫头,都能谈这么大生意了?”
“爹啊,女儿什么都不明白啊,这不才跟您说吗?要是好事,能赚银子呢!养弟弟要花很多银子的。”
赵煊听了脸有些黑“你弟弟自有他爹来养,用你这个当姐姐的操心?”
“呵呵,爹啊,女儿想,这是不是个机会呢。您去听听吧?”
陈凤若插嘴说“我儿子,当然我自己养,所以我也要赚银子哪!”
可惜父女俩不理她。
赵煊说“好,那就去听听。”
“宜儿能跟您去吗?”
“不行!”
“爹,您有那么多银子吗?”赵宜不放心,又问,她知道她娘手里有银子。但应该到不了十五万吧,也不能都投进去啊~!
“爹爹要是没有呢?你给凑些?”赵煊笑着问。
赵宜认真的想着“女儿有近五千两呢,虽然不够那么些,不过女儿还有些首饰用不着,可以先去。。。。”
赵煊头都疼了“五千两呢,我女儿是个女富豪呢。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他不记得给过女儿银子。
赵宜谦虚的笑着,是不少,五千两呢!相当初在西北,她要有五千两,舅舅一家怎么会过得那么窘迫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