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何收拾那一王三牧?(第2/3页)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打到了襄阳,姐姐这都是第七次赠贵重之物予以小妹了。”    “不重不重。”蔡觅一脸关爱之色:“你我姐妹之情,方为这世间最重之事,几根钗子算的什么?”    说罢,却见蔡觅的杏眼轻瞥了刘琦一眼,道:“妹妹还不快进去换钗与公子瞧瞧?”    杜嫣羞臊地看了刘琦一眼:“公子,妾身去戴上与你看?”    刘琦笑道:“去吧。”    杜嫣遂转身进屋舍去了。    杜嫣进屋,刘琦略有些诧异的看着蔡觅:“阿姐这是七次送重礼与灵伊?太破费了吧。”    蔡觅伸出手掌,轻轻的抚摸了下刘琦的脸颊,口吐幽兰:“你阿姐再过几年便是三十大女了……若不想办法栓柱你的这些小妹妹,又如何能拴住你这小弟?是不是这个道理?……少、郎、君?”    这少郎君三个字,她又像是往常一样,咬的极重,听的刘琦浑身麻酥酥的。    自家的这个阿姐,着实不是省油的灯。    少时,却见杜嫣戴着银钗走了出来。    她此刻却与往昔不同,戴上飞燕钗,竟颇有些雍容气。    蔡觅拉着杜嫣来到刘琦面前,问道:“少郎君,快来看看嫣儿妹妹,可是更美丽了?”    刘琦点头赞道:“自然是好看。”    蔡觅拉着杜嫣,笑道:“妹妹,回头阿姐再予你两匹蜀锦,你可织套好看的裙服,咱俩陪公子一块上路。”    杜嫣疑惑道:“上路?去哪?”    “荆南啊,他这次一走数个月,你舍得吗?反正姐姐我是舍不得。”    “……”    刘琦闻言先是一愣,接着不由乐了。    蔡觅这也不知是要做些什么,她自己一个人要和自己去荆南还不成,怎还又要拽上一个杜嫣?    还真是不够她忙活的了。    ……    南下的事情已经定了,刘表便不耽搁,他立刻派人向长安送上了奏疏,请朝廷下诏书,在荆州继续补撰《汉记》。    荆州使者持刘表诏书,火速奔往长安请奏。    长安,相国府。    “刘表的奏疏,诸君都看过了吧?”身穿素衣的董卓,手中甩着刘表的奏疏,笑道:“这老儿想在荆楚立学宫,补《汉记》!哈哈哈哈,终归还是一介儒生,当了州牧却也不做正事,值此时节,刘景升不好好休整武备,储存军械,却偏要做这些无用之功,着实可笑。”    下方的李傕,郭汜,范畴等人闻言不由尽皆大笑,唯独李儒一脸肃然,脸上竟隐隐有些向往的神色。    李儒在董卓进京之前,亦是博士,对经学史记,在心中也是隐藏着一层向往与渴望。    李儒其实也是希望刘表能继续编成《汉记》的,他理解这是身为士人的一份执着。    董卓废了太学,此番迁都前便尽逐太学生,设立相府十三曹,将全国的官职升迁以及任命之权,尽皆收于相府,彻底的打乱了延续百年的东汉孝廉举仕之道,从今往后,朝廷中枢,文治之事相比于前些年,只怕会一落千丈。    ……    “文优,你如何看待此事?”董卓突然出言问李儒道。    李儒被董卓一唤,回过了神,他忙对董卓道:“刘表设学宫,补《汉记》,不过是座谈客之行,可任其去做!相国只抓天下之实,在雍凉招募兵将,整军布武,东向以争天下,任凭刘表去折腾就是了,何必管他?”    董卓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文优之言,与老夫所思相同,罢了,不是是区区《汉记》而已,让他编撰就是,老夫也犯不上因为这点闲事得罪他。”    “诺。”李儒冲着董卓长施一礼,又道:“只是相国,卑职有一事不明。”    “何事?”    “自《汉记》补录十篇之后,这大汉天下,最全的记史全篇便应是放置于雒阳兰台的那一部了……按道理来说,这套《汉纪》应未外流,前番迁都,亦也损毁……如何刘景升的手中,却还有一部完整的《汉记》可以续写,此事着是使人疑惑。”    李儒的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董卓自然是能听明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