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董卓妥协(第2/2页)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觉自己犹如瞎子一样,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力。    这就好像一个是公司的总裁,坐在一个百层的办公楼里,本以为这一切都是他的,可当他有一天心血来潮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去视察下层员工的工作情况时,却发现除了他的总裁办公室外,一百层的办公楼办公室集体锁门,没有他能进去的地方。    上计薄册的不足,代表着雒阳与地方严重脱节。    ……    “相国,目下形势,非同小可,相国若在坚持,恐有莫大灾祸,天下士人之力,不可不慎以对。”    李儒在跟随董卓之前,是弘农王的郎中令,久居司隶,他曾在太学任五经博士,教授那些太学生,自然是非常清楚这些太学中出身的士子,一个个骨子里是多么的倔强,他们各自为政时尚好,一旦让给他们拧成一团,后果不堪设想。    董卓面色阴沉,只是‘嗯’了一声,算作答应。    西凉诸将中,以李傕为首。    他站出来道:“相国,眼下不只是袁绍,王匡,张邈之流,袁术亦是引军从鲁阳而出,孙坚、刘琦、贾龙等在阳人,便是刘虞,也携裹着数万之众抵至河内……四方强兵皆至,我军内忧外患,形势甚是不妙。”    董卓听到刘虞的名字时,表情略有所动。    “想不到刘伯安也来了……公孙瓒可在其军中?”    李傕的表情严肃,道:“公孙瓒亦随军而至。”    “唉……”    听到这,董卓少有的露出一丝懊恼,道:“公孙瓒若到,这仗却是难打了……老夫身为相国,难道也只有妥协的份?”    李儒言:“事实如此,莫可强求,眼下各州诸士一心,相国不可强与争锋,当徐图后计,待将天子和朝堂迁至长安后,再行计较不迟。”    顿了顿,李儒又道:“相国切忌焦躁,诸事不可疾行,否则,恐步王莽旧路。”    董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文优此言是也,那依当下之势,老夫该当如何?”    “保留雒阳朝堂之事,相国只能妥协,如此方可安全迁都至长安,不然以目下各州郡守之气势,相国与他们殊死一战,纵然胜了,只怕亦是惨胜。”    董卓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既如此,老夫明日廷议,便准了荀爽,蔡邕,马日磾等人的奏疏,留雒阳朝廷宗庙,迁都长安,不强迁司隶诸族,如此他们便没理由跟老夫闹了吧?”    李儒又道:“宗亲联盟的态度,亦至关重要,留雒阳事乃刘表所提,相国当派人往阳人见刘琦,与其谈判交好。”    董卓听了这话,不由长叹口气:“老夫真是后悔,当初派刘景升去了荆州担任刺史,真是眼拙!如今惹下这般祸患……罢了,不提了,尔等谁可为使,去荆州军中?”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