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失之东隅(第2/3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能归还的了,在越南被流放的战俘则可以恢复人身自由。

    最不可思议的大让步是法国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被保障,三分之一的股份和原先规定的权利都保留下来,法国人甚至可以在开罗附近保有一支舰队,与温莎港的舰队协调保护运河,联合指挥官由英、法、温莎三方每年轮流担当。

    因此,1863年被政治家、历史学家们称之为“温莎帝国战略大退让年”,据猜测是由于军费开支太大,某大土豪也心疼了。殊不知,更大的可能是某土豪天天抱着名叫艾琳的女儿心态变软了,感觉要多积点阴德,方能对得起和平女神艾琳的名号。

    最后谈来谈去谈到了北约和世贸组织长期对立不利于世界和平的问题,最好双方都解除“集体自卫权”,免得一打仗就全世界打起来。这一个协议就意味着北约解体,法国、普鲁士不再为俄国、美国出头,温莎帝国可以专心分割这两个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国家。有分析认为这才是唐宁的真实意图。用欧陆上的利益退让来换取北约的分裂,世贸国家那是形散神不散,在唐宁的协调下,拥有接近国际军事组织般的性质。

    天地良心,退让是真心退让,皇帝瘾都过了,唐宁已经别无所求。只有茜茜不太高兴,没办法,皇后的头衔都丢了。女人都是虚荣的嘛。意大利皇后又变回了公爵夫人和大公夫人,唉!

    当苏黎世和谈结束之后,万万没想到皇位这事儿还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情,丹麦国王去逝,无子嗣,刚刚君主立宪的丹麦内阁动议,请刚刚退位的意大利皇帝来我国继承王位!丹麦人可是亲眼目睹了意大利是如果从一个三流国家变成了可以打败法国、奥地利这样的强国的一流强国,普鲁士侥幸获得胜利也不得不见好就收。既然意大利人不识好歹,请温莎大帝来我们丹麦吧!

    温莎大帝继任丹麦国王之后还有一大好处,可以恫吓住德意志邦联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领土要求。这一动议得到了丹麦舆论的热烈讨论,支持者众。茜茜更是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居然还有这种好事儿,天上掉下来一个王位呢!

    文艺女子就是图个名声,现在的无名大帝难道不已经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无冕之王吗?偏要图那个国王、王后的名声。在全世界一片热议中,“国王候选人”在电讯报上发表了发人深省的简短声明,没有明确拒绝丹麦人,但是有不利的暗示:“王权属于过去,未来属于资本主义与人本主义。”

    暗示他不会接受王位之后,天天被夫人埋怨。大清都呆不下去了,借口去视察加利福尼亚,溜之大吉,宝宝都不管了。公爵夫人一肚子怨气回了娘家。

    夫妻在一起呆得久了再美的大美女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深知此理的公爵大人又踏上了孤独旅程。在往加州的途中,他还造访了东京、夏威夷两个中转站。在东京,他发现大清的文化对日本影响非常深。东京的书店里遍是译自中文的书籍。

    这是因为大清的初、中等教育标准教材是公爵大人亲自主持编写的,里面对科学、历史有相当深刻的见解,甚至远超那些英文的同类书籍。这些教材除了原来的国语、数学和英文之外,目前已经包括了前面多次提到的《全球简史》,这本书很少像原来的中国历史书那样以弘扬什么、贬低什么为中心的为政治服务的内容,代之以严谨、丰富、引人思考的历史观,比如对文明起源的思考。

    中华文明固然是源远流长,但并不是最先发达的文明,比黄河文明更早的是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为什么会这样呢?普通的历史书根本不会讲这个问题,而作为中等教育,唐宁认为智商达到一定程度的孩子们一看就能明白,明白了就能记住,得讲一讲关于这个问题的比较可靠的学说。

    这是因为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穿梭在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