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偷梁换柱——(三)(第2/3页)  追凶秘录之青年包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免有点过于刻意了?”公孙策说道。

    “是刻意,所以一定不是预先计划好的,如果是有预谋,那这个证据未免有点太冒险,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凶手下毒后,仍旧在房内,正打算溜走的时候,有人来了,他情急之下做的事情。”

    “所以萤雪所说的,张氏一直是一个人,要么是她撒谎,要么就是还有另外一个人期间到过清风阁。”

    包拯接着又说道:“但现下既然张氏是中毒身亡,关键还是要先找到凶手是怎么下毒的,什么时候下的毒。毕竟我们没有找到有金继草的食物。”

    公孙策点点头,“嗯,没错。”

    “那个妇人现在何处?”

    “已经被关押在刑部了,随时可以盘问。”

    展昭看包拯公孙策二人眉头紧锁,便从石桥走下来大声喊道:“包大哥!公孙大哥!你们看我!”

    展昭嘴里吹出一个响亮的口哨,手指了指树林间的飞鸟,平底一蹬便也如飞鸟般展臂而起,再踏着纷纷树枝,翻腾在亭台瓦楞间。

    “展昭这境界,真是四大皆成空,天地均是路!”公孙策笑叹道:“展昭长大了。”

    “没错,年岁虽长了,可贪玩的性子还是不减。”包拯直言,“无忧无虑,天真无邪,挺好。”

    包拯说完朝着展昭唤道:“展少侠,快下来!办正事啦!”

    话音刚落,竹林间突然飞出一记暗器,朝着包拯公孙二人而来。

    展昭反应灵敏,借着石桥柱子一蹬腿,身子腾空的工夫,用双臂和前胸挡住暗器,暗器并不能穿透展昭日常穿的棉札,胸阔板和披膊虽都不似上战场打仗的铁质式,但是抵挡区区旁门暗器,还是错错有余的。

    展昭虽挡住暗器,但是眼里满是狐疑神色,“诶,竹林里并没有旁人,这暗器从何而来的?”

    三人鼻息凝神,生怕暗器再次飞将过来。展昭再次跳入竹林高处,展望须臾后便返回了。

    “竹林里真没有人”,展昭拿起掉在地上的暗器仔细端详,“这暗器竟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梅花针”。

    “梅花针?这不是昆仑玉蝉宫的无念门下的第一暗器?”公孙策道。

    “哟,想不到公孙大人这几年的江湖修为也日益增长啊!对于门派暗器竟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展昭揶揄道。

    “那可不,怎么说我公孙策也和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南侠展昭为伍,对于江湖事,岂能不略通一二。”

    “包大哥,公孙大哥在说你不懂江湖事呢。”展昭酷爱调侃。

    “呃,江湖事,我确实不懂,这南侠展昭呢,倒是听过,那就请你们二位讲讲,这梅花针到底有何妙处?竟这般杀将过来?”包拯道。

    “梅花针,昆仑派最厉害的暗器,因形状酷似梅花得名,近年来昆仑派逐渐涉猎官场,听说有很多达官贵人都与之为伍,妄图拓展势力,这梅花针嘛,就经常在各种明争暗斗的场合出现。”展昭道。

    “他们也不避讳,明知朝廷明令宣布不允江湖中人过问朝廷中事,但是还是大张旗鼓,俨然没有把咱们官家放在眼里的架势。也是,近年来,张太师几乎是独揽朝政,允不允的,还不是他在指挥谋划。”公孙策道来:“昆仑派源起西方,后来西夏国李元昊建国后,听说也收买了昆仑,这其中暗流,又岂是你我能窥探一二的。”公孙策说罢叹了口气。

    “西夏国近年来频频滋事,辽国又坐山观虎,边境战事不断,受苦的,终究是百姓。”包拯眉头紧锁。

    “我们的皇上,官家,前些年因为刘太后的原因,一直郁郁寡欢,这些年执政后,又受胁于张太师,内忧,外患。”公孙策说。

    “也许是你们想太多了,我觉得咱么的皇上,文治武略,都挺好,我不知道他在处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