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蜀中世家问题(第3/5页)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德行,张志对此当然毫不奇怪,还无比爽快的说道:“各位先生无须担忧,本将军只是邀请你们入仕,绝无强迫你们的打算,你们既然各有原因不能接受,那本将军自然不会强求。也请各位先生放心,他日你们若是回心转意,愿意帮助本将军起兵复国,本将军一定倒履相迎。”

    都是人精,听到张志的这番表态,杜轸和李密等世家代表当然马上就明白张志是同意他们骑墙观风,允许他们在形势明了后再站队下注,所以心中暗喜之余,也赶紧都向张志连连道谢。

    “各位先生不必客气。”微笑着容忍了这些世家代表的墙头草随风倒,张志又突然话风一转,说道:“各位先生,借着这个机会,本将军还想顺便向你们讨教一件事情——请问一下,什么是九品中正制?魏晋推行的这个制度,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杜轸和李密等人有些傻眼,不敢相信张志会连什么是九品中正制都不知道,然后还是在张志的一再请教下,杜轸才硬着头皮回答道:“回禀后将军,九品中正制是在各州设立一名大中正,又由大中正在各郡制定一名小中正,然后专门负责在本地品评人物,选拔官吏,把人物分为从上上到下下九等,然后按照品级选拔官员。”

    “按照品级选拔官员?”张志又好奇问道:“超宗先生,那是不是中正品评的人物品级越高,出仕后在魏晋朝廷担任的官职越高?”

    不明白张志为什么揣着明白装糊涂,表字叫着超宗的杜轸还是点头答道:“回禀后将军,正是如此,上上人物在魏晋入朝为官,可以直接担任五品官员,中中人物入仕,只能担任九品官员,中下及以下的人物则划归寒门,无权入仕。”

    “原来如此。”张志点头,又满脸好奇的问道:“超宗先生,那以我们益州的人才之鼎盛,魏晋贼军霸占益州这两年多时间里,一定在我们益州发掘出了许多上上人物和上中人物了吧?上上人物有几名?上中人物有几名?”

    杜轸哑口无言,然后还是在张志再三追问后,杜轸才硬着头皮答道:“回禀后将军,益州偏远,人才匮乏,这两年多来,并没有什么益州名士被品评为上上人物或者上中人物,还连上下人物都没有。”

    “岂有此理?!”张志勃然大怒,说道:“简直荒唐!我益州乃天府之国,人才济济,文武双全出类拔萃者不计其数,怎么可能连一个前三品的人物都没有?难道魏晋的大小中正眼睛都瞎了?!”

    听话听音,张志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杜轸和李密等蜀中名士当然都明白张志是在指桑骂槐,变着法子指出魏晋朝廷的歧视蜀人,对蜀中人才毫不重视,同时杜轸和李密等人也不得不万分悲哀的承认,以魏晋朝廷这套人才选拔机制,益州学子确实是几乎没有任何出头之日,即便侥幸出仕,也顶天就是给中原那些名门世家打打下手。

    察言观色见这些蜀中名士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真正意思,张志又话风一转,说道:“各位先生请放心,待本将军光复了故土之后,绝对不会采用这种制度选拔人才,本将军只会学而优则仕!关于这一点,还请各位先生帮本将军多多宣扬。”

    “学而忧则仕?”

    听到这句新鲜话,其实都只是算蜀地中等世家出身的杜轸与何攀等人难免都是心中一动,马上又明白张志是在暗示他们,说自己选人用人只看能力,不看家世出身,他们只要忠心听话办事得力,完全有可能挤掉充国谯家、阆中黄家、武阳杨家和江原常家这些蜀中顶级世家的子弟,跻身成为汉军高层。

    观察着这些蜀中名士的反应,张志又补充道:“各位先生,还有件小事,还是那句话,本将军现在麾下实在是人才太匮乏了,还请各位先生多多帮忙,只要是在益州发现什么文武人才,务必要向本将军多多举荐——本将军是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