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建庙八方(第2/3页)  儒圣神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果无人帮其打理,说不定还真的会建立不满。

    就如一些前朝朝廷敕封的神灵,如果没有受命之地,便几乎没什么庙宇,若是在没有信徒供奉,恐怕只能在沉睡中逐渐消亡。

    从沅陵城灶君庙开始动工的第二日,卢旭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其他地方建立庙宇,作为七品神灵,灶君最多可以有九座庙宇,除去了县城之中的一座之外,其他还可有八座庙宇。

    沅陵城的庙宇由卢成德负责,不过其他庙宇则交给了卢旭,这八座庙宇,卢旭就将其建立在了沅陵县东西南北和四角方位上的八个乡镇上,如今选定好地址,就差找工匠开始建庙,当然,规模肯定比不上沅陵城内的。

    随后卢旭来到卢府后门,后门对面的一片空地上一群工匠正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这是给灶君建立的一个祠堂,说是祠堂,其实和庙宇也差不多,只不过叫法上不一样。

    这就是他从卢成德那得到的一个隐秘。

    虽然神灵建立庙宇,有着严格的数量限制,但是信徒将神像请回家中,建立一个祠堂,却并不能算在其中,他将这座祠堂向外开放,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等于多了一座庙宇,这种行为是一种默认的秘密,如果没有人提点,卢旭也想不到竟然还可以这样。

    ………

    第二日,临近午时。

    无数的难民将庙司坊围的水泄不通,经过一天的传播,近乎半个城的难民都知道卢家公子在这灶君庙前施粥济民,所以一大早便来此等待。

    “让一让,大家让一让。”卢旭带着家丁护院背着米袋走来,骚乱的难民自发的让出一条道来。

    沅陵城近日乱的很,本就受难民冲击,城中混乱,又遇到皇帝驾崩的事情,自然是乱上加乱。

    要知道,这皇帝一死,不管天下黎民是喜是悲,都要受到影响,头七、二七、三七内有严格的禁令,要家家悬白、不能操办红事、不能燃放爆竹等。

    不过,这事情对施粥没什么影响,卢旭、小楠等人正在忙碌着点火熬粥,不过这次多了一道秀丽的身影,却是卢阳欣好奇跟着过来帮忙。

    今天聚集过来的人增加不少,好在卢旭早有准备,准备的量比昨日多出许多。

    有了昨日的经验,现在更是驾轻就熟,饥民依次排队,拜神领粥,秩序井然。

    卢阳欣在一个锅旁帮忙盛粥,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难民,微微发愣。

    正愣神的功夫,一旁的大锅跟前,一只小手儿递上来一个残破不堪的碗,底下传来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对正在盛粥的卢阳欣说道:“姐姐,我拜完灶神爷爷了。”

    卢阳欣低头看过去,是个看上去不过五、六岁的小男孩,身上的衣服破的一条条的,挂在瘦的皮包骨的身上,头发乱蓬蓬的,脸上满是泥巴,正踮着脚,渴盼的望着眼前的粥锅,似乎闻到了米粥的香味儿,忍不住伸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

    一阵心酸,看他的碗已经破的盛不了多少粥了,将手中汤匙交给一旁家丁,一手牵着小男孩到后面的椅子上坐下,转身拿了一个新的大碗,这是早就备下的,准备给没有碗的人用的,给他盛了满满的一碗,端了过来。

    “小弟弟,以后用这个碗盛粥吧!这个碗盛的多,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再来。”

    男孩就着卢阳欣的手接过大碗,舔着碗边喝了一小口,甜甜的笑了,“谢谢姐姐。”

    小孩子倒不怕生,一口口的喝起来,很快就下去了半碗,他满足的舔了舔嘴唇,将剩下的半碗端好,就要和卢阳欣道别离开。

    卢阳欣觉得奇怪,就问道:“怎么不喝了?饱了吗?”

    小男孩害羞的低下了头,“我想把剩下的留给奶奶喝,人太多,她走不动了,还在外头等着我。”

    卢阳欣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