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铁峰(第3/6页)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仗打完了,马匹就不要再集中使用。”巴德絮絮叨叨地说:“别管战马还是驽马,现在种地最优先!把马匹分发下去,还能节省草料。安德烈肯定不同意,给他留多几匹马,过几天他就能想通……”

    巴德叮嘱了很多,都是这段时间他想告诉温特斯却没法传进后者耳朵的话。

    “记住了吗?”巴德问安格鲁

    安格鲁猛地点头,又猛地摇头。

    “我都说了哪些?”

    “犁车!”安格鲁咽了口唾沫:“还有马!”

    “不要犁车!要马!”巴德长叹一声:“行了,你去吧。”

    ……

    流民们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篇。

    那位高举圣阿道斯徽记命他们宣誓效忠的军官,真的给他们发了土地、农具和房子。

    他们已经不再是“流民”,而重新取得“农民”的身份。

    仅这一点,就是他们过去想也不敢想的。

    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又不同于普通自耕农和佃农。

    比起常见的或是模式,他们口中的“新政府”采用了一套崭新又落后的制度。

    新政府没给他们按人头分配土地,而是集中使用农具、耕畜和种子,以“营”为单位集体耕种一大片土地――被称为“农场”。

    之所以说这套制度落后,因它完全是在照搬封建庄园模式。

    贵族庄园一如今天的农场,土地之间不用沟垄田埂划界,领主的土地和佃户、农奴的土地交错布置。

    佃农和农奴耕种自家份地的时候,也要同时耕种领主的土地。

    如此来看,新农民与新政府之间的关系倒是近似领主与农奴。

    新农民的权利受到限制,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劳动。

    土地也不划界,全都统一耕种。

    不少老人还记得过去在贵族庄园里干活的日子,所以很轻易便接受现状――反正都是给老爷种地嘛。

    但这套制度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新制度:

    它意味着一个政权越过层层中间人,直接与最底层的农民达成“协议”。

    没有领主,没有包税官,也没有老爷和老爷的老爷。

    就像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即便农民还是给“老爷”种地,也是在给最大而且是唯一的老爷――铁峰郡新政府种地

    巴德并非不知道“分田到户,农民才有干劲”这件事。

    他也很清楚“流民今年会拼命干活,不是因为他们勤劳,而是因为他们饿怕了。等他们能吃饱那天,集体劳动的模式就会令他们懒惰”。

    但他决定采用这种方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没办法,流民营没有条件“分田到户”。

    资源太匮乏,必须集中使用。

    想分田到户,得先“分田”。

    分田就要划界,划界要用垄沟田埂,抢种麦子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搞这套东西?

    而且巴德手上压根没有能丈量土地、计算面积的人才。

    量地算面积不是简单的活,土地崎岖不平,形状更不会是四四方方。想给多边形求面积,至少得先学过《几何》。

    更别说田埂垄沟还会占用本就宝贵的耕地面积。

    生长在耕地紧张的联省,巴德见过那些土地被割成一个个不相连小块的农夫,田埂垄沟占据的面积都快达到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乃至更多。

    他手上还缺少牲畜、农具。

    为了让仅有的牛、马和农具发挥最大作用,必须集中使用它们。

    巴德不缺人力,所以“人歇,犁不歇”才是当下的理想状态。

    在黑水镇安顿好部分流民之后,巴德带领剩下的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