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很顺利。 第一批、第二批接受了药物注射的HIV病毒携带者,体内的HIV病毒都已经检测不到了,非常干净。 随机抽取了一些他们体内的免疫细胞,也检测出了免疫细胞中的基因突变,CCR5基因都成功的编辑过了,变成了对HIV病毒免疫的细胞。 总体来看,药物的效果是达到了预期目标的。 并且患者在使用了这款药物之后,身体也并没有出现什么副作用,一切都健康正常,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那批较早进行动物试验的猴子猩猩们,也是活泼乱跳的,到现在都没有任何副作用。 这也基本上可以确定药物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了,如果有的话,早就应该会体现出来了,药物的副作用,或者基因突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没有潜伏期这一说的,会当场就出现身体反应的。 既然几个月过去了都一切正常,那应该是安全的。 相关的试验数据云珩也都陆续递交给了上级部门,等所有的受试者结果都出来后,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这款药物应该是可以审批上市了。 只不过看着目前的舆论,感觉上市后不一定会出现热销的情况。 云珩每天可愁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这是一款造福患者的好药,但是大家的治疗欲望却不大。 华夏国内还好,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人愿意尝试这种根治HIV病毒的药物,毕竟在华夏人的观念里,艾滋病=洪水猛兽,患上艾滋病的人都不是好东西,都是烂人,私生活混乱,垃圾之类的标签已经根深蒂固了。 如果有希望的话,能摆脱HIV病毒携带者这个标签,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的。 但是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对HIV病毒的看法可平静多了。 在大部分欧美人眼里,HIV病毒并不算是什么太恐怖的病,甚至只能算是一个小疾病。 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抗艾滋的药物越来越多,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使得艾滋病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稳定的慢性病。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精神病医学家,麦克斯·彭伯顿医生在周刊杂志《旁观者》中曾经写到:作为一名医生,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他宁愿染上艾滋病也不愿患上2型糖尿病。 虽然理论上确实如此。 艾滋病患者只要按时吃药,日常生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2型糖尿病的患者情况就不一样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风的概率是没有2型糖尿病人群的2倍,同时,他们患心脏病的概率也要高出4倍。 并且,20%-30%的病人会得肾病,需要定期做透析。他还补充到糖尿病容易导致眼睛失明,脚部溃烂,甚至截肢。 但是,艾滋病毕竟是一个传染病,并且传染性很高,而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药物本身或多或少是有一些副作用的,也会产生抗性,并且一旦停药,是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导致引发各种疾病的。 就算目前药物可以很好的控制艾滋病,但是不能治愈终究不是一件好事,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打个不太正确的比喻,偷窃比杀人的罪行更轻,所以难道比起杀人,偷窃不太严重,就完全可以接受吗? 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不犯罪吗? 疾病也同理,正确的方法不应该是治愈吗? 由小见大,就可以看得出来欧美人对艾滋病的态度了。 在他们眼里,艾滋病并不可怕,反而是瑞康为了治愈艾滋病,研究出来的基因编辑药物反而更可怕! 毕竟这可是在人类基因上做改动,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特别是在很多有宗教信仰的欧美人眼里,人类可是上帝创造的,人类怎么可以随意修改基因呢? 这可是属于神的权柄,凡人怎么能触碰? 欧美神学大本营,算是地址瑞康基因编辑药物最激烈的地方。 之前瑞康的几款基因药物还好,只是通过一些基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