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四章 无题(第1/2页)  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总而言之,那段时期的大燕和蛮族大抵上还能处个“和平”的时期。

    这里的和平,只是处在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线里,蛮族各个部落达成短暂的联盟,一起进入大晋“打草谷”,而大燕这边呢,一方面是派出骑兵进攻,收拢村民,另一方面就是关闭城门。

    如此一来,蛮族这边实力不行,亦或者运气不好的部落就会撞上大燕的骑兵,虽然说得益于文明的差异,蛮族的个人武力值不弱。

    但在战争中,这种个人武力又被无限制缩小,但却又被放大,应该这么来说实力越强者,在一场战争中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

    特别是在小规模的战争中,武者的作用性则会被无限的放大。

    从另外一点上来看,虽然边疆之地大燕的骑兵确实有点比不过蛮族的骑兵部队,但这个对比是有对象的。

    肯定是那些真正草原上,他们的心里更清楚,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且必须要去!

    因为不去,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在即将要来的冬天里活下去;没有足够的物资和牛羊就没办法在开春的时候有大量的收获。

    说白了就是很简单的道理,不去就一定死,因为草原上的冬天可不会那么温情满满,只会更加的残酷,但若是去了就是有机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些呢,是草原上小部落的无奈,对于大部落的那些真正高层来来说,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很简单,优胜劣汰。

    吸纳掉一些小部落的精英,增加自身的实力,同时让草原上紧凑的资源得到缓解。

    不得不说,虽然大燕乃至于现在的大晋都习惯称呼为蛮人,但这个种族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绝对不是单单凭借着勇武,脑子这个东西是肯定有的。

    至少能联合起草原上大大小小无数个部落,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有意识地进攻大燕来缓解内部压力,能想出这一点的必定是个枭雄。

    这些呢,基本上就是当时的大燕与蛮族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说除了身处在边疆之地的百姓们能感受到蛮族带来的压力和仇恨,大燕其他地方的百姓几乎都没见识到口中的蛮人到底长什么样子,这些离他们实在太过遥远了。

    而慢慢到了大燕末期,这个时候的大燕对边疆的防守力和进攻力下降到了极点,也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的部落悄然崛起。

    它一路走来不知道吞并了多少中小型部落,其中甚至不乏几个大型的部落,毫无例外,全都是男人被杀死,没有一个留下来,甚至包括老人,只有刚出生的小孩,还有妇人留存下来。

    最重要的就是,崛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

    仿佛就是天命一般,又或者真的是他们口中的长天生显灵了,波尔汗的出现,直接将整个蛮族带领到极致的地步。

    这个极致是哪里?

    建立起圣族的帝国与王朝。

    要知道草原上的蛮族部落,几千年来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着不是没有其道理的,其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其一,文明的差异。

    这里是指草原上那些部落形成的独有文明。

    其二,整个草原上的生态环境造成。

    太过单一,只能发展畜牧业,而且还是那种必须常年迁移的产业,除此以外的所有产业基本无法自给自足,必须通过掠夺来完成。

    以上两点才是造成蛮族无法形成一个大统一王朝的主要原因。

    可是却有一个人打破了这个草原上数千年来没有丝毫改变的生态环境,此人正是波尔汗!

    正是他带领着蛮族一度走上辉煌,也是他在真正意义上神州大地的百姓们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他们口中的蛮人。

    而这个转折点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