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节 勇气(下)(第2/3页)  伐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编制而言。作为明军唯一的常备骑兵编制,三堵墙的选拔标准比步兵常备军还要严格,更何况它还被川西视为邓名的护卫队,每一个加入的新兵也都需要在之前的征战中有上佳的表现。被邓名命令去后排的五十名新兵,只是因为还没有在这个建制内作战的经历,被要求在后队体会一下集团作战的感觉,免得他们因为过于兴奋而忘记了在川西的团队训练内容。

    从万县开始就一直冲锋陷阵的邓名,自然而然地位于前排。冷兵器时代,勇气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邓名早就已经发现,明军在和他并肩作战的时候总是表现得特别出色,战斗力能翻几番;即使是发挥最稳定的三堵墙部队,也是在跟着邓名冲锋时显得最无所畏惧。

    “务求全胜!”

    队伍排列完毕后,邓名把马刀竖起来,让刀背靠在自己的右侧胸甲和肩甲上,环顾着身旁的众人。明军只有三百多人,而他们的敌人超过三万,如果不全力以赴地攻击敌人,如果不能争取到大获全胜,那么下场就是全军覆灭。船只都回去接步兵了,要是让缅军获得喘息机会,明军骑兵想逃跑都没有船可用。

    “全胜!”三堵墙的骑兵们都用沉着有力的声音回答着保国公,没有人不知道此战的凶险,他们身处异域,在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和百倍于己的敌兵作战,对方还有大象这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缅甸人拥有但是明军一无所知的秘密武器呢?谁也不能预知。而且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也不是熟悉的同秀才战友,没有强大的川西水师掩护,江另一岸准备过江支援的也是陌生的滇军,知根知底的川军还在后方没有赶到战场。

    不过保国公这样的金枝玉叶都在第一排带头冲锋,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邓名昂首挺胸,看向前方,根据最新的训练,三堵墙的进攻节奏不再由指挥官来掌握,而是由喇叭手来控制。每个百人的骑兵队(连)都会有四个喇叭手,一百五十人中就有六个,他们位于两排骑兵的中央。

    喇叭声响起,根据三堵墙骑士的一致要求,冲锋号吸收了很多陕西、河南民谣的元素,还有不少是从喜庆时节演奏的曲目中选取的段落,再加上一些对人有激励效果的音调,组合成了明军的冲锋号——冲锋已经是一件足够危险的事情了,冲锋号里有些轻松的元素,能够让本来就很紧张的骑士们稍微放松一些心情。

    和部下们一起,邓名在马背上挺直身体,保持着马刀靠肩的姿态,整齐地向缅甸的南方重兵集团跑去。

    对面的缅军看上去也有一万几千人的样子,依旧是邓名所部的百倍,而且他们的防备好像也更加严密,在注意到邓名这队人以后,缅甸军队那边立刻出现了一阵旗号翻动,其中的军官都互相大声提醒警告着。

    正如邓名所料,扁牙简此时就在缅军的右翼中,失去了自己的将旗后,扁牙简也就失去了对全军的掌控,不过他也因此幸运地摆脱了明军的追击。

    “大人,您有何命令?”

    右翼的缅甸将领把刚刚脱险的扁牙简团团围在中央,大声地问道。看到将旗消失不见后,右翼的缅甸将领同样惊慌失措,不过明军只有一、二百人而已。上万缅军当然不会在这么少量的敌人面前自行撤退,毕竟他们也还没有遭到明军的直接攻击。

    被围在中央的扁牙简、还有那些跟着统帅一起从中军逃过来的将领比右翼的同僚们还要惊慌,他们终于意识到战争并不像兵书上写的那么简单,而且他们祖辈讲述的故事无论多么惊险,都有大量让人感到愉快的情节,而当这些家业的继承人站在这个岗位上时,才意识到到战场上的恐惧会有多么重。

    “大人,有何命令?”刚把指挥权交给统帅的右翼将领们再次问道。

    “撤兵。”扁牙简根本不像邓名想象的那样尝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