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由于郑成功的攻击,清廷不敢让河南绿营前去增援湖广,而是时刻做好驰援江宁的准备;等郑成功被击退后,邓名跟着杀到,导致南京附近绿营损失惨重,山东、河南的兵力开始向江宁移动,一部分已经赶着达素赶到东南,因此河南依旧无法派出援兵赶赴湖广;等邓名退兵后,顺治曾经动过念头让一部分河南兵力南下,但是河南方面表示他们为了增援东南已经耗尽了藩库的军粮,若是要出动河南兵马就需要拨给粮饷。
顺治知道河南说的不是假话,绝对不是故意推托,因为之前几年清廷一直全力维持洪承畴的五千里防线,河南作为腹地和后方不但没有粮食补充,还要调拨物资支援前线。去年清廷全力进攻西南,对河南绿营更是没有丝毫投入。这次一听说顺治有亲征的打算,河南又马上凑出了一万兵力,随着清廷一声令下就全速赶去与达素汇合,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让北京非常满意。现在河南表示需要粮饷,确实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问题就是北京无法拨给河南粮草,因为东南的损失非常惨重,今年的江西西部的粮食几乎都被邓名拿走了;苏州遭到了马逢知的袭扰,不但粮食都落入马逢知手中,他还裹挟了大批百姓去攻打杭州。从安庆到吴松,江苏的各府守备都需要重建;达素的军马同样需要大量的粮草,因此河南不可能得到需要的物资,绿营也无法南下增援。
邓名率领新胜之师,更拥有大量的船只和粮草,顺治最开始已经有了湖北糜烂的心理准备,但形势远比他设想的要好得多。更让顺治高兴的是,在这次湖北攻防战中,涌现出了一个杰出的年轻人。
“周培公。”顺治轻声念出了这个名字,最近这个名字频频出现于御前,此人虽然年轻,尚未满三十,但是忠君爱国,更智勇双全,率领一支规模很小的绿营与邓名大军反复周旋,劫营、伏击日夜不休,而且每次都能及时躲开邓名的反击,虽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胜利和斩获,但却把明军骚扰得不胜其烦。见无法稳固统治,邓名最终不得不黯然返回鄂西,屡立战功的周培公当时也返回武昌,和巡抚张长庚一起站在武昌城头嘲笑铩羽而归的邓名。据张长庚奏报,当时武昌清军一起击鼓,声震霄汉,而明军士气低迷,军中鸦雀无声。
“信赏必罚,才能天下英豪为朝廷效力。”顺治马上做出了决定,正式任命张长庚为湖广总督,对张长庚的各项人事任命也一概准许。至于周培公嘛,顺治记得当初就是他首先发现了前武昌知府的通敌行为,现在又立下这么大战功:“张长庚保举周培公为武昌知府,朕准了,告诉周培公,虽然有人在朕的面前说他还年轻,担心他缺乏历练,但朕看好他,朕看重的是能力和功劳,而不是什么岁数。”
“皇上英明。”索尼称颂道。
而鳌拜眼珠子一转,慨然表示:“皇上,就说是奴才不同意大用周培公吧,为此奴才还被皇上训斥了一顿,听说皇上为他连奴才都狠狠骂了一顿,那周培公肯定感恩戴德,以后一定能为皇上舍死忘生。”
“好,就依鳌拜说的。”顺治点点头,又想了想:“让周培公画像呈进御前,朕要看看这位湖广功臣的容貌。”
“遵旨。”鳌拜了索尼一起答道。之前梁化凤的画像已经送入了北京,顺治看后称赞了一番,说果然是相貌堂堂,不愧勇将之名。由于江宁再次转危为安,顺治心情不错,就任命蒋国柱接任郎廷佐的职务:虽然蒋国柱也是镇江之战的责任人之一,但是现在顺治和旗人们最恨的是管效忠,蒋国柱杀了管效忠这个罪魁祸首后,满人的气也消去了大半,顺治也需要向天下的官吏展示赏罚分明的姿态。
说完了湖广的事情,又说起东南,安庆、池州、太平这三府之前均被邓名控制,松江府被马逢知占领,苏州府除了府城也都被马逢知掠过一遍,镇江府和江宁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