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四章 一步一登楼(第2/3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官皆默然,亦作羞愧,国破如此,己身又有何作为?

    “上公也曾期许过葬在长陵城吧!”刘协归剑回鞘,坐于楼前石阶,众臣腰身弓的更低了。

    “诸卿呢?尔等是否也想配享文武庙,墓落帝王陵?”刘协刻意看了一眼陈道,因为张安的衣冠冢已入了灵帝文陵。

    “臣等有罪,罪在不自省。”朝臣齐呼。

    “众卿既然期许麒麟阁十一臣,云台二十八将,为何不去效仿呢?”刘协语气从和善渐变恼怒。

    “敢问众卿,弘农王能收复这些失地吗?弘农王有志收复这些失地吗?”

    朔风此刻似乎也停了,气氛变得格外死寂。

    刘协起身走至王允,马日磾等人身前,盘坐于城上青石,继而高声朗呼:“朕有志,亦有力,此生必托起大汉,尔等为何不愿将这复兴权力交给朕?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一声更比一声高,一声更比一声长,年幼的刘协歇斯底里的呐喊,雏鹰正欲展翅,罡风却要折其双翼。

    值此刻,城下起了喊杀声,自远山地平处见尘土飞扬,数百骑并驾飞奔,高举左冯翊大纛。后随如云步甲,王宏的义军来了。

    士族高官都在等这一刻,时有起身眺望者,唯雍帝失望之极,这些人将他的挽留当做了败落前的自嘲。

    三刻左右,王宏勒马整军,孤身出列,对城上一拜:“奉王上公之命特来勤王,诸军甲士莫作抵抗,以免手足互残。”

    王宏一呼,身后诸兵附和,其声振聋发聩:“开城门!开城门!”

    “哼!尔等宵小之徒,岂敢大言不惭!众将士听令,高举箭矢,谁若靠近就地射杀!”

    张合治下中郎将营,北征乌丸,南讨白波,皆是悍战之卒,岂会被言语所动。

    于此刻,王允缓缓起身,向刘协苦涩开口:“陛下,可看见这城下十万将士?”

    “朕当然能看见这些作乱之辈。”刘协不屑笑道。

    “这是民心所向啊!老臣依众臣所请,望陛下退居陈留王,迎帝入关。”寥寥数句用尽了王上公周身气力。

    马日磾众臣也紧追开口:“望陈留王体恤民情,莫造杀戮。”

    “王子师,你可是三朝老臣啊!这就是你对朕的厚望吗?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刘协阴冷怒骂,身旁甲士瞬起剑架在王允脖颈处。

    “陈留王仁善,定不会如此,且陈留王杀了一个王允,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吗?老臣这也是为了大汉啊!一朝不立双帝!”王允的有恃无恐不是这四万钝刀烂甲之兵,而是以太原王氏为首的朝中士族。

    昔年董卓可以杀了袁隗一门,却绝断不了天下世人对袁氏的敬仰,有识之士纷纷依附,各家土豪多送钱粮,刚堆起了一个车骑将军,又兴了一个后将军。

    “哈哈哈!贫道还从未听过如此冠冕堂皇之话,难抑心中喜悦,诸公莫怪。”

    陈道大笑起身,顺手拂去了王允颈上的剑器,立于帝侧,继道:“何时陛下的仁慈成了尔等手中的兵刃?且看这犯上作乱之贼也能代表万万民吗?”

    王允此刻脑中在极力搜刮关于张安的罪责,但话到嘴边却找不到恰当词汇,奸佞二字实难与这位道人挂钩,正应了刘辩那句话:还是死了的张安好,毕竟景桓侯是谥号。

    “陛下,且下旨吧!”陈道见王允沉默,便给这老者留了颜面。

    刘协闻言点头,示意甲士宣读旨意。

    “阶下朝臣听旨,昔年董卓乱纲,关东兴兵讨伐,本为忠义之举,何奈帝都西迁,朝廷政令不达,致使关东诸兵纷乱互伐,今朝廷已定,朕欲遣使和解关东,抚顺民情。

    下列为使臣名单:太傅王允,司空杨彪,太仆淳于嘉,卫尉马日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