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五章 轻取汉中(第1/2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有庸国,为巴师八国之首,国民皆善战,秦,楚不敌也,时楚国有灾,庸国趁虚东进,反被楚庄王联合秦,巴两国所灭,楚人吸纳庸人之文明,渐变强国,留此谚语。

    上庸城前,潼关营横刀立马,城内官吏皆恐,上庸令未加抵抗,大开城门迎入朝廷大军。时官吏皆言被张鲁所胁迫,心中多存汉志。

    翌日,张辽领军东进,再取房陵,张辽所到之地关城大敞,百姓皆不敢违逆,顺应天子之诏。

    与此同时,马腾夺取沔阳,进军褒中,也是一路通达,直至南郑城下,方知米教张鲁早已领兵潜逃广汉郡。

    之后,马腾走成固,取西城,与陈道会兵上庸,遂汉中各要城归于朝廷,雍帝刘协得了第四郡。

    且表上庸城庆功宴。

    陈道居首,马腾,张合列席左右,张辽,杜畿等一列文武陪坐。

    “诸公,今日大喜,汉中伐取各位功不可没,本将已一一陈列在册,朝廷必有封赏。”陈道人着便服,举杯邀在座同饮。

    “明公,腾有愧矣。”马腾此次攻取多地,但不敢居功。

    “寿成兄,战场无常,只谈结果,朝廷取汉中,寿成兄当得首功。”陈道人摆手摇头,不说责怪。

    马腾面色一红,低头无话。

    翌日,陈道领大军折返南郑城,抚顺民情,安顿后续事宜。

    七日后,见太守府,杜畿与张合并肩行于庭前。

    “将军,昨日征西营开拔,想必为公先生也快动身了吧。”杜畿持卷问道。

    “应在近日。”张合点头应答。

    “那敢问将军,入景桓党有何要求?”

    杜畿是第一个问这种问题的官吏,这倒把张合给难住了。

    “这……应该都是自诩吧!我等之间也没有党首的说法,凡事做商量,群策群力,同心扶汉。”张合也给不出确切答案,因为当初景桓党可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不经考量吗?”杜畿做了几日功课,就等陈为公问策了。

    “没听说过,倒是经常一起饮酒,气氛也融洽,前几日钟元常和张德容经常临席,不过二人酒量都不行,比文若还差,基本上都是被抬回去的。”张合与杜畿近日配合安抚民情,逐渐熟络,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难不成景桓党考的是酒量?”杜畿讪笑道。

    “嗯!应该算是。”张合煞有其事的点点头,陈道人每次都是喝至性起方谈国事,其余时间大多数都是和众人谈风花雪月。

    “这……”杜畿下定决心,回府要好好练一练酒量。

    继,二人入堂,陈道人正在伏案处理各地民情,手间笔墨从未停过。

    “兄长与伯侯兄且稍坐片刻,待贫道阅完此卷。”

    半个时辰后,陈道人离席舒展腰身,转而笑看杜畿:“伯侯兄,三日后贫道也要回长安了,以后这太守府就交给伯侯兄了。”

    陈道人已向朝廷写了奏文,推荐杜畿为汉中太守。

    “下官领命。”杜畿自认为可做好这汉中太守,直爽应答。

    “另,文远拜宁汉中郎将,领一万五千凉骑驻上庸,你二人日后协作,共治汉中。”陈道人本想将华雄留在汉中,但凉骑配凉将唯恐生变,所以陈为公改令张辽驻守。

    “张将军神武,下官定好生配合。”杜畿接了军令书,暂代汉中太守。

    “伯侯兄需尽快统计汉中户所上报朝廷。另,疏通斜谷商道,募兵以及粮草事宜尔等自行解决。”朝廷攻下汉中,府库消耗巨大,陈道人在王上公手中可抠不出粮食了。

    “下官明白。”

    ………………………………

    话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