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7 小年的一出好戏(第2/3页)  大国戏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用不着专门请他,那老家伙不像我与你师母,他儿孙如今都在钱塘,晚上怕是没时间过去。”

    梅长青点头道,“如此也是,毕竟沈伯父本身就是钱塘人,这两天去沈府拜访的亲友怕是不少。”

    接着又问道,“两位兄长大年来钱塘吗?”

    梅长青问的是文成先生的两个儿子。

    先生长子名刘琏,现为大周御史中丞,正五品上,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可谓是位高权广;次子刘璟,任职大理寺丞,从六品上官职,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两人不过而立之年,便已位居朝堂、手握实权,除了受文成先生萌荫外,也都颇有才干。

    未等文成先生开口,章氏便先埋怨道,“前日里,你兄长们着人送了信来,说就在金陵过年,这两只小白眼狼,亏得妾身对他们打小疼爱,自长大后,便是在金陵,平日里也少有问安,何况如今远在钱塘,就更不必说了。”

    文成先生无奈道,“孩子们如今都已入了朝堂,又都深蒙皇恩、位居要职,整日忙着处理公务,哪来的闲暇时间过来。”

    章氏委屈道,“那也总让人送孙儿过来啊,妾身已经两月未见廌儿了。”

    廌儿名刘廌,是文成先生的长孙。

    文成先生哭笑不得,“你念孩子,媳妇自然也是如此,孩子送过来,他们家里岂不也冷冷清清的?如此你能安心的下?”

    章氏说不过他,便道,“懒得跟你计较”。

    说罢,扭头去后院收拾去了。

    文成先生又同梅长青聊了几句,便起身去了沈府,梅长青等章氏带着丫鬟环儿出来,带着她们回了梅园。

    章氏能来,晚娘非常高兴,拉着她去后院屋里聊天,瑾儿、环儿两个小丫鬟自然也跟着去后院伺候,梅长青一个人闲着无聊,便回屋看书去了。

    傍晚开园不久,梅园里已经热闹非凡,不少富贵人家拖家带口的过来听戏,后厨就一个婆子,定然是忙不过来的,晚娘安顿好章氏后,急匆匆的去了后厨帮忙,瑾儿也跟了过去。

    梅长青等在门前恭候文成先生,没一会儿,就见刘伯驾车而来,梅长青起身迎了过去。

    见只有文成先生一人下来,便问道,“师父,沈伯父不过来吗?”

    文成先生点头道,“老家伙家里人多,脱不开身,说等哪天有空再来。”

    师徒两边走边聊,坐下不久,戏便开场。

    小年是喜日,唱《杜十娘》有些不大合适,李庆之便安排了一出老戏——《天官赐福》,虽说是出老戏,今日却是应景,听戏者不断叫好,富贵人多,赏的自然也多,燕小乙端着铜盘不断往来进出。

    戏罢歇息。

    沈老赞道,“二三子唱遍了生、旦、净,梅先生教的好,弟子们唱的也好,将来都是些角儿。”

    他说的是实情,这年头戏子都是男人,女子们讲的是贤良淑德,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儿敢抛头露面的唱戏,弄不好是会被“卫道者”们浸了猪笼。

    所以,一般青衣、旦角、生都是男子扮演,这就导致了选弟子除了看嗓子外,还得看脸,一般除了武生、武旦等角色要求不是很高外,大多都依长相配角,丑的唱丑角,俊的唱花旦、青衣、生。

    梅园弟子都长的各有特点,像已故的二师兄曹永柱等身材高大魁梧的一般唱净、花脸;大师兄李庆之、三师兄粱沁这种长相俊美的唱青衣、花旦、生,也叫“俊扮”;六师兄安宁就唱的文武丑、彩旦——

    梅长青谦虚道,“您过奖了,不过是些基本功罢了。”

    文成先生摇了摇头,“一群男儿郎,唱成这样,不容易!”

    ——

    说话间,锣鼓声起,一出新戏拉开帷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