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做大。但是通过贷款。却可以直接产生规模效益。虽然存在风险,但回报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向银行借钱的商人,已经被拉慢了发展速度,被那些愿意冒险的商人抢占了发展空间。
其中有一些行业贷款特别容易。那就是农业公司和海运公司。
因为贷款之后银行对资金的去向是有监管的,所以发放贷款的时候都要确定资金的用途。其他行业贷款并不一定能批下来,可是农业公司和海运公司的贷款却是很容易下来。
而且农业公司抵押的土地,以及海运公司抵押的商船,贷款量都达到其抵押资产的80%,而其他行业普遍都是60%。
这样的贷款模式。显然可以催生出‘船王模式’,即抵押一些土地、房产等等资产获得第一笔贷款,然后购入一艘船只。接着再把这艘船只抵押给银行,再用贷款购买第二艘船只,然后再抵押贷款、再购买船只……如此不断循环之下,那么一个商人手上的船只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经济景气,船运公司盈利良好,银行又愿意不断放出贷款,那么这个商人最终就会发展成为拥有大量船只的船王,并慢慢还清贷款。当贷款还清之后,那些船只就成了该商人的净资产。
这种船王模式也没什么不好的,只看官方要往哪个行业引导。就算是这些‘船王’破产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船只还在。通过这种引导,官方得到想要的船只等东西。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这些商人经营的船运公司盈利良好,但也很可能获破产。因为银行如果突然不放款出来,一时之间又筹不到钱还款,那么银行就会收走资产进行拍卖清算。
清算过后如果资不抵债就净身出户,收走所有资产。如果资能抵债,银行则会把多出来的钱还给商人。
但是这之后,资产就转移了,这些资产就变成了银行的资产。
皇家银行是皇家财团的核心,银行获得那些资产就相当于是皇家财团获得了那些资产。
这就是资产收割。
就像是种庄稼一样,先大量放贷出去,让某一行业快速发展,发展起来之后再进行收割。
那么商人就一定傻么?
民间商人自然也不傻,但你不做别人会做,总有一些商人愿意出来当这个‘船王’,总有一些商人愿意搏一搏。大不了最后宣告破产。这些商人尽管普遍资本实力都不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经营能力就差。
朱由校此时已经晚上了破产的制度,只要这些商人没有把贷款挪用到私人挥霍,或者进行资产转移。那么破产之后是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而且这些商人在银行收缩放款之前,还可以进行收缩,出售掉大量资产以回笼资金,自然也就能度过危机。
所以真正能屹立不倒的商人,除了要有底线。不做违法的事情,避免肥了之后被官方清算。还要有敏锐的嗅觉,但放贷政策宽松的时候意味着市场将会繁荣,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大量向银行申请贷款,然后迅速进行扩张。当银行要收缩放贷的时候马上进行收缩,抛售大量资产,这样才能屹立不倒。而且收缩之间便获取了丰厚的利益回报。
向市场放贷的银行就像是狼,而民间商人就像是羊。狼只会吃掉那些反应迟钝、奔跑缓慢的羊,却不会吃掉那些反应迅速、跑得快的羊。
皇家银行得出现,显然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大明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商人。都将会被被逐渐淘汰。
一次次淘汰过后,剩下的民资商人都是嗅觉敏锐、投资果断的群体。这些群体对国家也是有利的,因为他们能够很有效率的组织生产,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的保障。只要国家想要发展哪个行业,政策一出来,他们马上就嗷嗷叫的跑到银行去借贷,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