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文学性与文学病(第1/2页)  刺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长一段时间,佟童都不知道那位“白教授”的真实身份。他跟白教授说了自己的职业,也说了自己面临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白教授很体贴地跟他说,既然疲于奔命,那就不用天天来了,他不想给佟童增加负担。

    但佟童摇了摇头,说道:“既然答应了,那还是得来,除非您不想见我。”

    白教授笑了笑,称赞道:“信守承诺,是个好青年。”

    在白教授住院期间,佟童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去陪他。每到晚上八点,白教授便主动“屏退”所有陪护人员,以便跟佟童谈天说地。

    尽管从一开始便知道他不是普通人,但随着交往的深入,佟童发现了更多细节。比如,老先生生活简朴,衣服什么的都挺旧的,但病房里堆放的补品都不便宜;再比如,像他这个年纪的老人,一般都喜欢喝茶,但他喜欢喝咖啡,而且是很浓的那种美式咖啡,大晚上也要喝。

    白教授问他要不要喝,佟童摇了摇头:“不敢喝,一喝就睡不着觉。”

    “是吗?咖啡对我没什么用,我都拿来当水喝。”

    能喝这么苦的水,应该不是凡人。

    佟童如实答道:“我准备考研那会儿,每天都喝好几包速溶咖啡,能撑到后半夜都不困。”

    “那你还挺拼的,最后考上了吗?”

    “考上了,当时还跟几个朋友做了一个项目,赚了不少钱。不谦虚地说,在我们学校里,我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白教授又问道:“既然这么有才华,为什么没有继续创业?”

    “创业团队的人心散了。”佟童简单地说道:“我心灰意冷,所以毕业之后就考公务员了。结果又发生了很不好的事,有点儿抑郁了,所以就辞职了。”

    白教授静静地听完,没有继续追问,而是继续跟他谈论起了文学。白教授说,他年轻时认识不少文坛新秀,现在好多人都成了文坛的挺有趣的,他一口气看完了。如果说它的缺点,它不如郝梦媛的小说那样文笔优美,构思精巧;也不如孙平安的小说那样大气恢弘,严丝合缝。

    总的来说,就是故事性十足,但文学性不够。

    佟童收到那篇稿子之后,也发到群里给其他人看了,至于要不要发,他们并没有定论。佟童很是苦恼,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联系了白教授。他很客气地邀请白教授看一篇小说,不过,白教授那样的大家肯定很忙,如果没有时间看,那就算了。

    白教授却很快就给他回复了,跟佟童的观点不同,他觉得这篇小说写得很好。佟童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文学作品总归是要有一定的价值的,但是这样的小说,看过就忘了。”

    “你说的价值,具体指什么呢?”

    “可以是对人生、对社会进行反思,对未来进行展望,最基本的是对人性做出某些批判……但这些,在这部小说里全都看不见。”

    白教授又问道:“那么在你看来,小说可以跟哲学画等号吗?”

    佟童愣住了。

    “年轻人啊,不要钻进牛角尖里。”

    说完这一句,白教授又说道:“我以前教过几个学生,有人主张小说以故事性为主,有人主张以反映思想为主。后者看不起前者,因为太容易看懂,那就显得很肤浅。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写得太浅显,那就没法装逼了。”

    听到“装逼”两个字,佟童不禁被逗笑了,听白教授又说了下去:“我是老师,我没法评判谁的观点是对的,谁的是错的,我只能说出自己的喜好。我认为,小说不同于哲学,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各种思潮,它的核心在于故事。一部好小说,故事情节必然很精彩。我们应当追求文学性,但不应该犯文学病。”

    话说到这里,佟童突然茅塞顿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