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学姐当顾问,剧本一定很有意思吧?”她笑着说。
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忍不住抬起手按了一下额头。
“挺好的。”她好像看出我的窘态,别出心裁地安慰我:“青春岁月,如果不认认真真地装一次疯,犯一次傻,等到暮年才发现人生太无趣,那就追悔莫及了。”
还有这样的说法?我惊讶地转过头。
只见她不知何时抱起一个靠枕,微笑看着客厅前方的米色墙纸,好像那里正在放映自己曾经的时光画面。
“要不要看看前辈们的过去故事?”她转而看向我:“就是上一个十年的校庆。记得那时候,语言文学系也是表演话剧,好评如潮呢。”
“哦?学姐有当时的一些资料吗?如果是就好啦,谢谢!”我听她的意思,好像是存有一些1481年校庆记录或档案之类。最好是可以拿给韦娜参考的资料,免得大家无脑瞎编一通,乱插剧情……
“嗯,是有一些当时校内报道,主要是红叶文学社的通稿啦,不一定完全能用,只供参考吧。”她放下靠枕,站起身来,往客厅走廊处看了一眼,便问起我:“可能得去书房找一会。怎么样,要不要也一起来?”
“就当是参观白天的书房好了。”她笑着说:“虽然那间房很小就是了。”
“好呀,谢谢学姐。”我想,虽然那天晚上经过书房时也曾匆匆一瞥,但反正现在坐着也是闲,就如她所言,去瞧瞧白天的书房好了。
随着她走到走廊之余,恰好能看清这间房屋的布局。
刚走进书房就能见到南向敞开的大窗户,窗帘已束至两侧。房间里采光很好,朝向与客户阳台一致。
对面门则是她的卧室。刚刚一眼还能瞥见里面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枕头,以及最上面那个显眼的橙色长条形抱枕。卧室里还有一个北向窗户,若两间房门都打开,就如现在这样,恰好空气南北对流,观感也更加通透。
这是极简主义的书房。一张米白色木桌,一只同款色简洁椅子,一整面西墙是是去学院报到前的照片……?
嗯,还有背景那栋楼房,再仔细瞧瞧,似乎有些学校建筑风格,这会不会是在她中学拍的照片?那我不应该有任何印象才对啊。
“毕业纪念照?”戴莎微微一笑,说出莫名其妙的话:“算是,也不算是吧。”
这是什么意思?我听懵了,到底是或不是?
“那这位是……”我看着照片里的另一个人,忍不住试探着问。
“哦,是当时的学长啦。不要管那个人了,来看这个吧。”她轻巧地一带而过,向我展示她已经翻开的一本旧杂志。
听她的语气,似乎跟照片里的那人挺熟悉,而且明显不是奥文。
但她已经无心介绍。
那便看看摆到面前的旧杂志好了。刚刚我注意到被翻开前的封面,似乎是红叶文学社的校庆特刊。
没错,内容是对1491年10月13日校庆的报道。
标题是:今夜,文学社激情演绎新时代“骑士与公主”,舞台群星璀璨,夜空明月失色!
天哪……这浓郁的《红番茄报》风格是怎回事?
定睛一看,撰写者是:林奇,语言文学系大一新生。
不会这么巧吧?
“学姐,你认识这位林奇吗?”我指着报道作者的名字。
“这人吗?嗯,他是当时话剧的编导之一,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红叶文学社月刊主编。”戴莎向我靠近些许,像是在确认我所指的文字位置。
飘逸而来的淡淡发香让我稍稍一愣。
她似乎对林奇并不陌生,接着又说:“他毕业后去了《红番茄报》当记者。当时那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许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