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六五章 翩若惊鸿(第2/2页)  华语电影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贵的大段“西皮”唱段戏份为了九段,并且给出了他设想之中,在每一处段落之间,柳迎应该展示出的段、神态、表之间的变化。

    当梅兰芳收到这封来自邱如白的长信后,他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年岁倍于自己的长者,在字里行间透出的,对京剧的忱和对自己的提点,甚至还读出了丝丝殷切的期望。

    在短短十之后,梅兰芳就在舞台上拿出了全新编排的《汾河湾》,特别是寒窑门外那一段,种种段、神态,均是与邱如白信中所提出的一般无二,当场赢得满堂喝彩,一时间在包厢中的邱如白,也被观众们的认可鼓舞起了无穷的信心。

    就这样,邱如白与梅兰芳,开始了另类的“函授”式合作。只要梅兰芳有演出,邱如白就去看,看完总是立即写信加以指导,前后竟写了上百封。

    梅兰芳也会在表演中,不断加入邱如白提出的全新编排,并且在回信中分享自己对于表演的新构思,或向对方请教自己的疑惑。二人以“函授”的方式,分享对京剧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却从未私下谋面。

    之所以梅兰芳和邱如白,会形成如此另类的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也与当时社会上所风行的一些不良风气有关。

    清末民初的燕京城内,流行一种“相公堂子”,即豢.养.一些面目俊姣的男童伶,充当卖笑的角色,供那些所谓“风雅人士”调笑和狎.玩。

    他们大捧某些男旦,相互之间甚至争风吃醋。这些恶俗之举,更是令原本就被归入“下九流”,容易让人瞧不起的“戏子”们深恶痛绝。

    甚至还有不少自甘堕落的掮客周旋其中,梅兰芳自然也曾遇过这等丑事,并且一直对此深恶痛绝。

    家中诗书传家,又担任着公职的邱如白,自然不敢贸然与旦角往来,既怕被边朋友误会,又担心万一传扬出去,被人以讹传讹辱了自家门风。

    再,那时已经红起来的梅兰芳也深受其扰,所以这种“函授”方式,便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