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老街文化(第1/3页)  正阳门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人莫名其妙说成了黑心的商人,让岳正阳哭笑不得。
    曾自己标榜自己是三好青年的岳正阳,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人说的如此不堪。
    既然这位时髦大姐这么说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岳正阳坚信这位大姐的脑袋是没有问题的。
    “五爷,这玉镯就收起来吧,暂时就不卖了,等我去市场里看看再定夺吧。”
    岳正阳不想被人说第二次黑心商人,所以让曹五爷把玉镯收起来,他要去市场看看,像玉镯之类的物件究竟是多少钱。
    其实这也不能怪岳正阳价格定高了,而是他把这玉镯当古玩来卖的。
    要是拿它和新做出来的手镯相比,那肯定不一样了。
    岳正阳要去查看玉器市场的行情,那只有两个地方了。
    一个就是崇文门外,另一条就是廊坊二条了。
    崇文门外有羊市口街,羊市口街是一条南北向街道,以花市大街为界分南羊市口街和北羊市口街。
    说到北羊市口,那最有名的还是羊肉。
    因为过去北羊市口附近在清乾隆时期,是以经销西北地区牧养的成羊为主的集市而得名。
    在清乾隆年间就改称北羊肉胡同,到了光绪时期又称北羊肉口,直到宣统时期才改为北羊市口。
    过去的北羊市口玉器市场也是最有名的。而如今这里还是玉器行的聚集地。
    另一条老街就是廊坊二条,也是百年老玉器街了。
    廊坊二条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玉器一条街”。
    可以说随便一个人在廊坊二条走上一走,都能从地上捡到一块废弃的边角料。
    当然捡的最多的人还是那些来这里维修道路的人。
    虽然这些老北京玉器行繁荣了百余年,但它始终建立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
    也是靠压榨人力与手艺获取增长,从而制约了整体的发展规模。
    而从事玉器行的员工们都非常辛苦,还有一种“上辈子打爹骂娘,这辈子罚作玉器行”的说法。
    相对来讲别的行业学徒三年,玉器行就要学六年,由于长时间操作,还有不少人落下了残疾。
    岳正阳最熟悉的当然是廊坊二条了。
    因为廊坊二条离岳正阳以前住的大杂院不远,在当顽主的那会儿,可是没少在哪里惹是生非。
    说起廊房二条,它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
    在过去历史上,廊房二条就是以经营古玩、玉器出名,有“玉器古玩街”之称。
    据说最兴旺时,此街共有店铺一百零三家,其中九十余家经营珠宝玉器。
    在1919年的时候,廊坊二条就有有金店行、古玩店、首饰店、玉器加入商会。其中玉器店加入的店家最多,占据街面约80%以上。
    当年像这些玉器店字号就有聚源楼金珠店、聚珍斋玉器铺、恒林斋玉石作坊、同义斋、宝权号等等。
    新中国解放后,经历公私合营,这些店铺就改为民居。
    虽然现在的古玩、玉器店没有了当年的盛世,但是,廊坊二条依然是热闹非凡。
    如果你是早晨来到廊坊二条在街面上,你会看到有不少摆摊的。
    他们生个炉子,停辆板车,买两个大号蒸锅,折叠桌一支,放几把方凳,早点摊就开张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热门神作  抽888现金红包!
    大碗稀饭、油条、包子、豆浆、豆腐脑,成为京城街头早晨的独特一景。
    廊房二条总的来说比较破旧,当然比起隔壁已经失身的廊坊头条来说,它已是相当不错了。
    来到廊坊二条,岳正阳在玉器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自己确实是黑心的奸商了。
    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