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二章 开荒(第1/2页)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糖对脾肝有益、补血活血。”李正接着说道:“又其实孩童时期贫血的孩子,还有刚刚生完孩子的妇人,很有好处,红糖易保存,不像蔗糖容易变质。”

    李正说的红糖冯盎不是很懂,但李正做生意的手段不容小觑。

    只要这小子认为可以挣钱的生意,他就从来没有吃过亏。

    回到村子里,李正和冯盎之间又签下了一份契约。

    冯盎带着李正付给自己的一万贯离开了泾阳。

    岭南的陈粮很多,已经到了堆积如山的地步。

    粮食太多人们种植粮食的兴致不高。

    可现在若是有人愿意收那些堆积了几年没人要的陈粮。

    不仅可以让岭南的人们多一份收入,还可以增加他们种粮食的兴致。

    和关中不同,岭南的山林多要把粮食运出来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虽说这一趟挣得不少,可冯盎心中很明白想要挣李正的这笔钱不容易。

    看到泾阳村外新修的路,这条路宽敞,平坦又干净,若是岭南到长安也有这样的路就好了。

    冯盎长叹一口气,李正是一个不吃亏的孩子,像他这样的应该不会想着做白花钱的事情。

    一大堆的陈粮运入了泾阳,还有很多的麸皮和豆子,这些东西用来做饲料最好了。

    李义府拿着账本盘算了一下说道:“县侯,一共有麸皮三万石,豆子六万石,陈粮五万石,应该可以够我们养殖场用到明年。”

    李正摇头说道:“道:“原本的猪圈我们已经改建过了,把我们原本的养殖场全部扩建一边,建设成一个专门用来养猪的地方。”

    李义府奋笔疾书地记录着。

    李正再次划出一片地说道:“这里的五千亩地用来开荒,按照现在的时节来看你真的觉得还能来得及吗?”

    李义府明白李正的意思,“若是开荒快,及时种下粮食应该可以在入冬之前再收获一些粮食,眼下正是夏季,应该来得及。”

    李正稍稍点头,“这么说这一次开荒要加快进度了。”

    听李正说罢,李义府说道:“剩下的地要如何使用?”

    “剩下的四千多亩地就先留着,以后我另有它用。”

    “明白了。”李义府点头,“这就去安排开荒事宜。”

    和李义府吩咐完事情,李正来到铁匠铺让铁家三兄弟打造曲辕犁。

    三轮车看起来构造简单,按照上一次的规格全部用铁来铸造就不是这么容易。

    如今的三轮车骨架已经完成了一半,轮子上的铁圈非常不好打造。

    轴承和支架都是问题在这个没有电焊的年代,这些都是难题所在。

    李正对铁大说得:“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书院请教阎立本,我记得孩子们应该学会了一种叫做圆规的东西,对你们来刻画尺寸非常地有帮助。”

    “明白了。”

    铁匠铺的人有点多,大多数都是李世民派来学习新式锻铁法的人。

    有经验的铁匠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

    融铁的奥妙就在就在火力,只要火力足够大想要融铁也不难。

    而且这种锻铁之法不是很难,之所以可以做到刀锋没有纹络是因为,生铁熔化的温度和熟铁熔化的温度是不一样的。

    看起来李世民的这些铁匠都是精挑细选有泾阳的老铁匠了。

    李正让李泰从军中拿了五十架曲辕犁来到泾阳。

    去年应付雪灾的时候,李泰就用曲辕犁来除雪。

    就算是自己已经造出了曲辕犁,李世民在普及率上做得并不好,还是因为铁器缺少,大唐太缺少铁器了。

    三天后,村子里的壮力来到了泾阳这片新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