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五三章、无独有偶(第2/4页)  三国之西凉鄙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结果......

    对此,他心意难平。

    在刘焉眼里,他甘宁竟然还比不上五斗米贼张修?

    嗯?!

    倒是宗族里的一位长辈,给他解释了一番。

    那位长辈本身才学不高,却人老成精,对世事洞如观火。

    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刘焉招降张修,得到的利益会比招安甘宁要大无数倍。

    甘宁的长处,是本人有勇力和麾下之人皆愿效死。

    但劣势也很明显:州郡内的豪族都不喜欢他!毕竟巴蜀大户们都有走水路逐利的商队,都被甘宁给劫过!

    更深一层的考虑,则是刘焉出于权力安全的考虑,也不会招安甘宁。

    刘焉和巴郡太守陈雅,面和心不和。

    甘家扎根于临江,若是招了甘宁为麾下,到时候刘焉和陈雅起冲突了,甘宁会选择帮谁?

    是有知遇之恩的刘焉,还是威胁宗族生存的陈雅?

    在普遍家天下的理念里,刘焉是有答案的。

    而招降五斗米贼张修,则是大不同了。

    张修在流窜巴郡为巫二十余年,极大剥夺了黔首百姓对官府权威的敬畏,巴郡官府上下对他都是想除而后快的。

    而且巴郡内的賨夷部落都对五斗米教有好感。

    招降了张修,刘焉等于给自己添增了实力:可以从巴郡源源不断招募兵卒!

    权势者的行事出发点,不是光看表面的。

    而是更在意于,背后所牵扯的利弊。

    甘宁释怀了,也彻底死心了。

    他想以武立身,图谋封候拜将的道路,行不通。

    也很理所当然的,既然为贼的初心无法兑现,谁还愿意继续犯贱的背着个贼名呢?

    因而,他也扯掉了头上的鸟羽和腰侧的铃铛,归藏家中庄园里潜心读书。

    已经年过及冠了,不可再轻狂任事。

    也寄望着安分几年的时间,让人们淡忘了他的贼名,以后能以幡然醒悟的“浪子回头”,在壮年时能博取功名。至于那些因为,他平时体恤手下作风不离去的少年郎,也转变为甘家僮客部曲安顿下来。

    只是才过了几个月呢,好不容易才静下心来读书呢!

    阎圃却来访了。

    还挂着讨逆将军华雄的名号!

    甘宁当然知道华雄是谁。

    又或者说,他对华雄的事迹很关注,还颇为敬仰。

    这些年每次听到华雄升官赐爵的消息,他都忍不住赞叹一句:我辈男儿当如是!

    因为华雄是一介微末黔首,出身比他低多了!

    但两人选择的道路不同,传世之名也犹如天壤之别。

    华雄被当今天子赞为“虎臣”,而他却被人冠于“贼寇”!

    唉~~~~

    时也,命也。

    甘宁感慨着,心里五味杂陈,情绪犹如被江风拨弄的额前发丝,躁动不安。

    既是雀跃,又是踌躇。

    他对去武都出仕,是有些期待的。

    但又觉得自己的立身之本难以发挥,怕会泯与众人。

    凉州以骑战著称。

    他却以水战称雄,步战也不错,但骑战嘛.......

    巴郡可没有骑兵发挥的场地,甘家也购置不起上千匹战马来装备私兵部曲。

    就算他甘宁自幼弓马娴熟,但终究也是没有骑战的经验。

    如此一来,他带着部曲去武都后,还能被委以重任,做出功绩然后扬名立万吗?估计会被扔到后方,终日戍守城池无所事事的看日升日落吧?

    带着这样的思虑,他没有当即回复阎圃,而是想着当面了解华雄征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