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七章当今大离与两位武夫(第3/4页)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在朝野流传,那必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让人得到些大致的判断。
    不多时。
    赵戎心中默念:
    孤儿寡母,两位武夫。
    嗯,其中一个还是后两者的舅舅和小舅子
    很快,他抬目,询问道:“后来呢。”
    云娘摇了摇头,“那几天的风声很奇怪。前些时候朝野还在传,说什么太子年幼,又是长于妇人之手,即使独孤皇太后贤惠有德,知礼守礼,可是也难免会让太子性格不妥,不适合守住太祖骑在马上打下来的疆土与皇位。”
    “结果没过两天,文武百官c贤王和大将军,都一致的公开表示,拥立太子为新帝。
    “而且朝野的口风也一转,大家都说是太子至孝,小小年纪就在先帝棺前哭的晕死过去,独孤皇后更是忍着病痛守灵,甚至三天不吃不喝,消瘦不已,憔悴欲亡。甚至有人说,是如此至纯至孝,感动了贤王和大将军,让他们惭愧,便放下了矛盾,也认可了小太子。”
    云娘轻轻一叹,顿了顿。
    赵戎挑眉。
    云娘继续道:“于是,后来没过几天,太子便众望所归的登基了,乱象便也过去了。不过,后来听人说,大将军在太子登基的瞧夜,突然离京了,没有参加大典。”
    “现如今在,独孤皇后大离的皇太后,垂帘听政。贤王也被认命为了摄政王,两位大贵人一起辅助朝政。”
    赵戎点头不语。
    云娘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道:“老爷,赵公子,你们现在来大离,是要给咱们的离皇封禅的”
    顾抑武点头,“没错。”
    云娘思索道:“当初先帝驾崩前,也准备封禅的,这事是当时朝上朝下的头等大事,咱们大离百姓也在盼着先帝的封禅之礼,只可惜不过虽然新帝年幼,但现在看来,是要继续封禅了,也算是众望所归了,完成先帝心愿,同时给咱们大离祈福,都是一样,唉,虽然迟了,但也来了。唉,也指望以后能继续太平。”
    都一样
    离太祖和现在的新帝,举行封禅大礼的意义当真都一样
    赵戎眉头微凝,思绪万转。
    嗯,确实也有一样的地方。
    当初离太祖请林麓书院儒生来主持封禅,是为了彻底奠定帝位皇权,为大离以后的宏图伟业,做准备。
    而眼下新帝的封禅
    似乎有相同的地方。
    不过却让赵戎十分玩味。
    当初孟学正下山,应该是答应过要给离太祖封禅的。
    而后来前者驾崩了,此时本该不了了之,毕竟封禅都是给贤明君王准备的,大家都有默契。
    只是现在看来,估计是那位新帝不对,太小了,除非早慧,否则根本不懂事。
    所以,应该是他背后的母亲,当今大离的那位独孤皇太后,又继续派人来林麓书院找孟正君,请求继续封禅之事。
    而孟正君可能是因为已经答应过帮大离皇室封禅一次了,于是便把这事交给了他们墨池学子
    赵戎垂目,安静思索。
    云娘此刻已经讲完了所知道的事情,见眼前这位有些奇怪的赵公子在想事情,她与顾抑武对视一眼,后者摇了摇头。
    云娘低头,闭口沉默。
    顾抑武也没去吵赵戎,转头看了会儿营地那边,静立等待。
    赵戎突然伸手从袖子之中,取出了大离的地图。
    他在上面翻看了一下,某一刻,手指一顿,点了点某处。。
    “赵兄,怎么了”顾抑武见状好奇问了句,又转而道:“对了,子瑜还有问题要问云娘吗,若是没了,那咱们赶紧赶路吧,已经休息很久了,你之前也说了,咱们要早点去大离京城。”
    赵戎正在左顾右盼,也不知道在瞧些什么。
    此时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