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听他说了,说是请你和这位小道长帮忙给处理的,我呢,大概也是这么个想法。”
我总算明白了,敢情他想让我去给他做趟法事驱驱邪。我斟酌着语气道:“老谭家那情况不一样,他家是有脏东西,姑且就这么认为吧。可这桩打不下去,能跟这扯上关系?”
许景明就道:“小李你听说过申市高架盘龙柱的传说吗?”
“没,啥传说?”
“这事儿发生在九十年代,那会儿申市要建一个大型的高架路工程,这个工程一旦完成,带来的好处绝对是利国利民的。所以当时申市请了国内最先进、技术最成熟的施工队伍进行建设。一开始工程进展得很顺利,但是当南北和东西交叉合并的时候,一根主要的桩,却怎么也打不进去。”
“哦?还有这种传说呢。”我来了兴致。
“嗯,工程受阻,偏偏受阻在东西南北交汇点上,是最为关键的主桩之下。当时专家翻阅申市的地质资料,那里是冲积平原,并没有过分复杂的地层状况,经过勘探,也没有任何问题。可施工队伍反复研究,这个桩它就是打不进去,施工因此搁浅。”
“这时候,有人提出是不是要研究一下风水,也许能有所突破。虽然施工方认为这完全是受限于技术问题,但始终解决不了,也只能任由提议者去尝试这个办法。于是提议者找到了一位高僧来看,高僧指出,此处乃伏龙所在,故而打不下去。”
“如果要打,就需在主桩之上装饰有九条盘龙的雕塑,再往下打,请伏龙让出灵地。施工方依此办法照做,果然将这主桩给打了下去。”
我砸吧着嘴,“听着倒是挺玄乎,可信嘛?”
谭运良道:“一开始我听到这故事,也觉得玄乎。不过后来我问过朋友,他们告诉我申市的那座高架桥下,真的立有一根非常别致的盘龙柱。而这故事在申市早就广为流传了。”
苏珥看着手机道:“确实,这根盘龙柱的确存在,喏,就是这个。”
我看着她手机里的照片,也觉得这个柱子非常特别,上面有相对古朴抽象的盘龙雕塑,和交错纵横而又富有现代感的高架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苏珥又道:“施工方的解释是,遇到了坚硬的地质层,后来更换了施工队伍,他们采用了三项措施,一是用八吨重锤打桩;二是打桩时不间断地灌水起润滑作用;三是连续十八小时捶打保证桩柱连续深入。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而看风水做法事乃是讹传,纯属无稽之谈。”
“至于桩柱上面的雕塑也是特别设计的,因为这根中心柱需要撑起多层的立交桥,它被设计成直径5米、高度32米、桩基长度62米的巨无霸。为了美观作用,也为了不给驾驶员带来视觉障碍,施工方才对这个中心柱专门设计了雕塑。”
“还有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中,说请的那位高僧因为透露了天机,在指点完玄机之后,没过几日便圆寂了。而根据故事中所指向的当事人,其实是在两年后以近八十岁的高龄圆寂的,这也和传说不同,故而不足为信。”
我给他俩续上茶,“许总,你看,这个传说也不是很靠谱,我觉得你要是想着做法事驱邪的话,倒不如试试他们那三个措施,应该能更科学一点。”
许景明喝了口茶,又看向了谭运良,谭运良直接开口道:“小李,咱们也都是老相识了,施工方面老许肯定是行家,他也是办法都试过了才想到这一出的。要不这样,你看啊,就请你和小道长往工地那走一趟,给瞧瞧,成与不成,老许都承你这个情。”
他话说到这份上,我倒是不好拒绝,人家也说了就是去看一眼,不行到时候再拒绝,可要是连走都不走这一趟,那就太不给老谭面子了。我想着反正也不远,去看看也无妨,看完咱反正也不懂,到时候再婉拒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