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七章 苏老爷子讲历史(第2/3页)  都市妖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毕竟是轩辕黄帝,这个联盟ceo由他的后代出任没有问题,但你总得让我们选吧。每一次选举之后,ceo的过度都是很平稳的,这个和平的权力交接仪式,就叫做禅让。”

    “五帝只是华夏集团里面功绩比较突出的五个ceo,中间其实还有别的ceo,但因其政绩平平,就被历史遗忘了而已,比如尧的儿子丹朱就曾经当过三年ceo,后来又还给舜了。舜之后的ceo是禹,可舜原本中意的接班人是皋陶,他乃是舜任命的司法部长,同为高阳氏颛顼的后代,呼声非常高,可皋陶的岁数太大,被选为接班人后没等接班就先离世了。于是新任ceo的位置就兜兜转转到了禹的身上。”

    “禹也是颛顼的六世孙,他本来领着司空的官职,负责治水,后因治水有功,加上皋陶离世,于是成功上位,并且还铸造了九州鼎。在他之后本来选定的接班人是伯益,但他的儿子启掌握了武力,经过了这么多代的治理,特别是还经历了大洪水,原来的百姓早就已经变成了黎民,而这时候的票权基本就是一个摆设,谁掌握了武力,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启通过武力击败了伯益,然后建立了夏王朝,并且终结了之前的推选制,改为世袭。其实就是将之前分散在百姓中的权力收了回来,由自己任命下一代君主,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天下成了他们一家的天下,氏族部落联盟也终于变成了古国。在其后的几代中,虽然有太康失国的事情发生,但总体来说帝王世袭制没有改变。而商和周只是在夏王朝之下的两大势力而已。”

    “夏桀暴虐,于是商人反抗推翻了夏朝,成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叫商。而商纣昏庸,周人再次站起又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其实夏商周这些帝王世系的祖先,依然是轩辕黄帝一脉。而不管是谁建立了新朝代,前朝之人依然是存在的,这只不过是正常的朝代更迭而已,和后世差不多。”

    “周朝较为不同的是,他针对这些不同氏族的人进行分封,于是周朝坐拥天下,称周天子,周朝的国都所在便是中国。分封出去的则是一个个诸侯国,他们再行封建,便有士大夫的蔡邑,就是家。后来西周迁都,东周列国开始蠢蠢欲动,产生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终全都为秦国所灭,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个国家只有郡县,高度集权,故而可称为帝国。”

    我点点头,“嗯嗯,春秋战国这后边的事儿我还是晓得一些的,就前边的比较含糊,听您老这么一说清晰多了。对了,爷爷,您说了三皇五帝,三皇是伏羲、炎帝、黄帝,可我怎么觉得好像女娲娘娘也是三皇之一啊。”

    苏老爷子饱含深意地看了我一眼,“其实提到伏羲,就必须要提到女娲,他俩是一对儿,据传他们皆为人首蛇身,乃是兄妹,却结为夫妇。但是也有记载说姓氏和婚媒制度正是从伏羲女娲这开始出现的,这显然有些前后矛盾。三皇的说法中的确有时候也会把女娲列入其中,足以证明女娲的地位并不低。”

    “是啊,其实要按我的概念,女娲娘娘的名气可比伏羲大多了。”

    “那我们就好好聊一下他俩,先从古代典籍记载中来看,最早记载女娲的是《史籀篇》,成书于西周末年。之后则是战国末期屈原的《楚辞·天问》,可见女娲的形象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传了。”

    “而对伏羲的记载呢?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对他都没有记载,甚至是记载上古帝王最多的《山海经》仍旧没有记录。最早记载伏羲的是战国中晚期的《庄子》,也就是说对女娲的记载要比伏羲早。”

    “不过这还不能说明什么,伏羲又名太昊,对他的尊号有很多,有一条我研究过,他是泰山神,泰山自古以来就是天子才有资格祭天的地方。泰山是东岳,为五岳之首。因为东位属青龙,五行为木,五色为青,故又称青帝。于是我推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