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9章 以工代赈(第一更!)(第2/3页)  抗日之敌后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成脱口而出。
    “报告上面说阳泉境内一旦发生大旱,全县只能保住两成的庄稼,而且这两成的庄稼还会因为缺水而减产,相当于阳泉碰上大旱后,当年的粮食产量只能达到平时的一成五,这点粮食说破天都不够乡亲们吃,这个结果太吓人了,我们必须要做点儿什么,年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防区。”
    “虽然我不知道阳泉什么时候会发生旱灾,但发生以后得代价是我们承受不了的。”
    “我们的防区就这么大,而且阳泉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产量区,绝不能出意外,必须防患于未然。”
    “只是我们现在大规模兴修水利,会不会太急了点?”
    周成摇摇头,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老唐你觉得要修咱
    们就修!”
    “至于时间,我觉得春耕结束后正正好。”
    “十几万灾民里面有超过两万青壮,只要把这些人用好了,足够我们把防区内的水利工程修一个遍。”
    “报告上面说,只要我们在阳泉这八个地方修建水库,拦住河水蓄满水,再把原来的四个水库修缮一下,这些水库至少可以灌溉四万多亩地,加上河流沿岸的土地,就算阳泉真碰上前所未有的大旱灾,乡亲们也能保住八万多亩土地的收成。”
    “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新修建的水库中养鱼,养鸭子,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当地老百姓收入,还能在老百姓断粮的时候给大家救命用!”
    “我的想法是:春耕结束就不再给灾民免费提供口粮。”
    “除了特殊情况,灾民每一户都要出一个壮劳力,用自己的体力从我们手里买粮食。”
    “一个壮劳力换三个人的口粮,全部按照每天人均四两粮食的标准来计算,至于跟我们兴修水利的青壮,我们救国军负责管饭。”
    “家里出的青壮越多,换到的粮食就越多,家人的日子就会越好过。”
    “我们把这些青壮全部派去修水库,肯定能用最小代价把防区内需要修水库的地方修一个遍。”
    唐宇峰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不到一分钟,皱着的眉头就舒展了,一脸高兴赞同:“这个想法太好了,团长我觉得咱们就这么干,最好能马上就干!”
    持续半个多月的春耕一结束,油岗村的百姓就开始往村口聚集,每天盯着村口官道,等待第二批粮食的到来。
    距离最后约定时间还有三天时,两辆大车如约出现在村口。
    两百多口人就好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狼群,不到半小时全部集中到村口打谷场。然后也不用民兵队长交待,每家出一个当家人,主动排成一排。
    民兵队长很满意乡亲们现在的反应,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乡亲们,救国军承诺给大家的第二批粮食到了,就在我身边,而且又带来了两三百斤鱼肉。但这些粮食不能白给大家,需要乡亲们用力气来换。”
    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救国军当成自己的恩人,然后选择毫无保留的相信救国军。
    一听民兵队长的话就有人站出来喊:“王队长,咱们乡下人多得是力气,只要救国军下命令,什么活我们都愿意干,而且一定给救国军干好。”
    “对,我们都听救国军的,救国军给我们粮食,把我们从阎王爷那里拉回来,我相信救国军”几十个老百姓马上出言附和。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刺头还想捣乱,看到大部分乡亲的反应后,生怕自己的不同意见成为众矢之的,马上低下脑袋当起了缩头乌龟。
    民兵队长迎着大家的目光回答:“谢谢乡亲们的支持,另外也请大家放心,救国军让我们做的事不仅没有任何危险,而且还对我们大家带来巨大好处。”
    “为了让我们免受旱灾之苦,救国军决定在我们附近修建一座水库,每家出至少一个壮劳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