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4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一更!)(第2/3页)  抗日之敌后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题,各村联防队队员都达到了新兵标准,要是行动结束就把他们解散了,未免有点儿太可惜了,而且还会打压乡亲们支持咱们救国军的热情。”
    周成的坏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救国军想在敌后生存下去,不断发展壮大,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少了民心。
    所以部队控制平定和昔阳后,周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民心。
    鼓励老百姓当兵,通过发放安家费的方式让一部分老百姓有粮食撑到秋收;无条件把牲畜租借给老百姓,增加他们的收入;开垦荒地,增加他们的粮食产量
    一系列动作下来,赢得了两地不少的军心和民心。
    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直接受益的老百姓抵触救国军,不认可救国
    军。
    这次救国军出军粮补偿庄稼被烧毁的老百姓,不管有没有收到补偿,大家都被救国军的歉意和大手笔给震撼到了。
    在他们知道的所有部队中,除了八路军,还没有哪一支部队肯为了老百姓而让自己人饿肚子。
    本来已经做好未来半年饿肚子的准备,结果很幸运得碰到救国军,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口粮。
    这种情况下,铁打的心也被捂热了。
    要是救国军在平定和昔阳真的已经民心所向,完全得到老百姓认可和支持,那防区这几天损失的几百万斤粮食就太值了。
    赶紧问:“老唐,防区里的老百姓真的这么支持我们!”
    唐宇峰拿出一张纸介绍:“团长我给你介绍一组数据你就知道大家有多认可我们!”
    “不到十天内,防区一共有两千三百多人到各镇的招兵处登记,想要加入救国军。”
    “咱们防区只有十万人,平均两万户,之前已经有大约三千户有人加入我们救国军,其中一千五百户是刚刚加入我们的。”
    “加上这段时间报名的两千多人就是五千多户,平均每四户人家就有一户想要把自己儿子送到咱们救国军,你说乡亲们认不认可我们。”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各村已经组建的联防队队员一共有三千四百多人,当初报名的超过八千人,按一户一个人计算那就是八千多户,相当于每两户就有一户老百姓支持我们组建联防队。”
    周成听得连连点头:“这么算下来,那我们补偿给乡亲们的一百多万斤粮食就太值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没想到日军旅团长精心策划的这场行动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处,完全是意外之喜,我自己都没想到。”
    “至于老唐你刚才提到的联防队员,既然他们都达到了新兵标准,就这么解散确实有点儿可惜,要不咱们直接把联防队改成民兵”
    周成本来是要说游击队三个字的,但一想到救国军和战区的微妙关系,他决定换一种说法。
    游击队是八路军对很多地方部队的统一称谓,如果救国军防区内的地方部队也称作游击队,战区肯定又会认为自己在朝八路军那边靠拢,以后彻底没机会从他们手里捞好处了。
    看唐宇峰一脸若有所思,应该看出自己这么改名字的目的,周成继续介绍自己的想法。
    “改编以后,每个村组建一支民兵队,队长由部队委派,接受部队和县政府的双重指挥,人数按三十比一的标准进行计算,村里有三百口人就招十个民兵,以此类推。”
    “平时各村民兵队只留三分之一的队员在村子周围巡逻警戒,协助村长和部队保护大家安全,每个月轮换一次队员,保证大家都有机会巡逻。”
    “如果碰到打仗,民兵队全员归队,执行上级交待下来的任务!”
    “所有队员在巡逻和执行任务期间每人每天补偿一斤小米,不值班和没有任务的时候没有补偿。”
    “另外,农闲期间,所有民兵队都要进行为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