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九章 只余风吟(本卷完)(第3/4页)  佛门咸鱼的苦逼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乃是佛子,这才过了几年,那般显赫的人物竟然真的皈依佛门,这眼光,这境界,着实令人钦佩。

    玄悟也抚掌赞叹不已:“师弟又为佛门度化了一名俊杰。能得师弟看中,那位陈施主将来必是一代高僧。”

    倒是前面带路的小兵,听着几个和尚的闲谈,不时回头将视线投到缘行的身上,盔下的眸光中夹带着某种近乎仇视的情绪。

    缘行自是感应的到,只苦笑压低了斗笠,当作未见,更不好与无关人计较。

    很快,三人到了雍江府南十里外的雍水庙。

    这座小庙不大,此时里面站满了人,披散着长发的陈卓正含笑与一干军人打扮的人闲聊着,见得缘行等人忙迎了过来。

    “恭喜。”缘行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大摞纸张递给对方:“知你忌讳颇多,我便写了这个,若真遇到什么事,将之拿出来也好做些解释……”

    陈卓郑重收下,感激谢过。

    沙弥受戒仪式开始,虽在场僧人还没有观礼的俗人多,场面却极尽庄严。

    剃度时,周围传来一阵唏嘘之声,甚至有人小声哭了出来。缘行站在观礼的人群当中,却是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眼前只有那丝丝缕缕不断落下的长发。

    等老法师给陈卓赐名怀真后,他突然有了了悟。

    依照前段时间陈卓的态度看来,若没有自己参与,只怕将来会发生什么令其抱憾终生的事。也或许,这一切并非怀真刻意安排,而是某种执念掩埋在灵魂深处,自己临死时一并爆发了出来,才莫名其妙到了这个世界。

    而正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大势可能并未更改,但牵扯其中的某些人,也许会受到稍许影响。这,才是自己此行的意义吗?

    受戒结束后,陈卓正式以僧人身份与众人相见。

    一番祝福恭维后,观礼人群纷纷离开,缘行等人也已告辞。

    只是,在走出不远时,缘行伸向斗笠的手突然顿住,若有所悟的回头,正与庙门处目送的怀真对上视线。

    二人的目光汇聚在一起,久久不曾分开。

    雨势小了些,连绵春雨丝绒一般在风中飘扬飞洒,化作薄雾笼罩了这片天地。

    头八道。”

    缘行笑了下,连道无妨,又问道:“敢问老施主,此地是什么地界?如今是什么年份?可还是大黎朝?”

    老妇人疑惑道:“这里是江南庆宜郡,大黎早几十年前就没了,现在是大顺朝,可不敢胡说。”接着上下打量和尚,又问:“小师父在哪座山上修行,你师父没教你?”

    缘行语塞,支吾着糊弄过去,突然又感觉嘴巴发干,便合十求道:“阿弥陀佛,贫僧赶路口渴,施主能否施舍碗清水?”

    老妇人似乎只是问问,并没有深究的意思,哦了一声回到院子里,没多久便端了一碗清水出来。

    缘行双手接过水碗,将里面的水一饮而尽,清水甘甜冷冽,很是好喝。他满足的擦了擦嘴角,又恭敬的将碗还了回去。

    接着打听了郡城的方向,才独自离开了村子,沿着小路一直前行。

    “老婆子,你怎的又将我孙子打哭了?”

    他还没走出多远,身后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

    忍不住回头,正见一个短衣打扮的老汉出了院子。

    那老汉走到老妇人身边,待看到回头的缘行,竟然哼了声,显然,他对待出家人并不友好。

    缘行暗自摇头,便继续赶路了。这村子这么小,料想也没有他的有缘人,还是应该到大城市碰碰运气。

    “你整天秃驴秃驴的,把孙子都教坏了。”老妇人狠狠地揪了老汉一把:“山上的师父是何等身份,这不是凭白得罪人么?”

    那老汉也不躲闪,只哼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