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6章 正旦大朝(第2/3页)  大明由我而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六女朱徽婧和皇八女朱徽媞。各人面前的筵席铺得十分精致,说是极尽华丽也不过分。

    琥珀杯、玻璃盏,金箱翠点;黄金盘、白玉碗,锦嵌花缠。天南海北的珍馐美味齐聚在皇帝的宴会上,朱由校和弟弟妹妹的午膳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

    下午,皇帝带着弟弟妹妹去西苑滑冰,有那种特制的冰车,可以坐人。太液池被严寒的天气冻得严严实实。

    “魏进忠,你以前犯过错,现在罚你拉着冰车载朱由检在冰上跑两圈。”

    “老奴听陛下吩咐。小王爷,您坐稳了,老奴要拉车了。”

    只见魏进忠拉着冰车奋力地奔跑,车上的乘客朱由检兴奋地大叫。皇妹们见状也纷纷要求乘坐冰车,一时间宽阔的冰面上热闹非凡。

    宫中已经挂上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画,至次年二月初三日撤下。乾清宫前设万寿灯十六盏,其余大小灯一百二十八盏,乾清门安灯五盏,日精、月华二门各安灯一盏,两廊檐回廊挂灯一百二十盏,栏板挂灯一百九十四盏,宫中甬道东西两廊设五色羊角灯,至二月初三日撤灯。

    玩完了滑冰,皇帝带着这些血亲去赏花灯,总之,这一天下来没有个闲着的时候。

    元旦这一天,不光是皇帝忙,文武官员和小老百姓也忙。当时有谚语曰:“老人回头,不觉重添一岁;孩童拍手,喜得又遇新年。”可见过年期间老少欢娱情景。

    在京城的大街上,伴随着朝野上下,如击浪轰雷般的迎新爆竹声,是卖瓜子的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合菜细粉声,热闹非凡。人们献椒盘,饫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

    清晨迎来新年后,明代北京人出去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早晨起来由这个家族的大家长率家人,拜天地、祖先,给上辈祝寿,然后互拜。并由三牲熟食祭祀,纸钱供于祖先牌位前。然后打扮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头上戴“闹嚷嚷”,人们用乌金纸作飞蛾、蝴蝶、蚂蚱之形状,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男女老幼各戴一枝于首中,富贵者有插满头的。

    这是一种见面拜年的形式,另一种拜年是望门投帖。一些朝官往来,讲求形式,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又不下门,或不至其门,令人送门贴者。有的官员家里没有仆人收帖,新年时就在门上粘一个红纸袋,写上“接福”二字用来收帖。

    正旦大朝以后,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各自走遏亲友。亲者登堂,疏者投帖。最热闹的莫过于内阁首辅孙承宗的家门前,道路人员往来交错,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有人欢喜有人愁,孙承宗身为枢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有大批的官员来恭维讨好。而刑部尚书黄克缵就惨了,今年没有一个官员来拜访他或者是送帖子。

    因为刑部今年杀人太多,杀气太盛。官员们集体对黄克缵避而远之。黄克缵自己不是那种积极结党的官员,如此一来倒落得一个清净。

    举国欢庆的同时,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的张大户一家却觉得这个年很难过。

    张大户名叫张国纪,他中年丧偶,有一长女名叫张嫣。他的女儿张嫣从小时候就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的时候,茹苦耐劳,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没事的时候,独处一室,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到了十六岁,张嫣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身材窈窕,异样风流,峨眉风眼,杏脸桃腮。玉骨冰肌,挥云而揭雪;花容月貌,倾国以倾城。莲步轻移,恍如飞燕正舞;兰室静坐,疑是仙姬之居。又且书骛刺民,美艳非常,出落一个好女儿。

    张国纪见女儿生得人物齐整,不肯配个平常之人,必要拣个读书君子,方才配媳。这是张国纪心中之意,因女儿年纪尚小,犹在娇爱,决不肯早早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