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2章 打就打(第3/4页)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瓦克达那种蠢材,他不贪功。王笑要走,他就让王笑走,三天的粮草吃完,那些泥腿子不战自溃。实际上,王笑已经两次撤进了千灵山以西的草柏岭,见硕塞不来追,自己又悻悻地回来。    王笑的第三个选择是北上,进入门头沟,再由门头沟绕到香山,从城北进京。    硕塞认为,这是王笑最有可能的选择。    而王笑若是做出这第三个选择,硕塞本可以与京城北面的蔡家祯部一起合围他。当然,不用蔡家祯合围,硕塞也不惧与王笑堂堂正正决战。    现在,蔡家祯已经在对付那一万余关宁铁骑。    战势已经进入了最微妙的时候。    散布在整个京畿大地上,唐中元、王笑、秦山湖、多尔衮、豪格、蔡家祯……包括硕塞自己,每部人马处在不同的位置,一进一退的时机都需要权衡考虑。早一天晚一天,结果都可能天翻地覆。    硕塞的指尖有些颤抖,划过地图上一个个地方。    千灵山、永定河、卢沟桥、门头沟、香山、京西古道……    “王笑,你时间不多了,会去门头沟吧?”他喃喃自语道。    下一刻,军帐外传来一声急报。    “报!楚军动了,向北起行了。”    硕塞倏然站起,出了大帐,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走上战台,拿起千里镜望着山上那移动人影,皱眉思忖起来。    “传我军令,卢沟桥守军不可妄动……”    “探马继续打探楚军情报,随时报来……”    “其余人,拔营,向北!”    ~~    京城西面之山,统称西山。北接上谷,南通涿易,西望代地,东瞰燕蓟。    从黄帝建都于阿,披山通道于西山开始,西山之间的古道屡经修整,日久年深,便成了“京西古道”。    京西古道并非平整的康庄大道,而是蜿蜒盘旋在群山之间的小小石阶。数千年来,商旅、军队、猎户、采药人、采香人通行其间……    王笑已经在西山之间辗转了很久。    他的游击战法已经渐渐不灵了,京城破在眉睫,也没有时间给他继续腾挪练兵。    于是他开始率部向门头沟进发。    没有人知道他要做什么,民壮们只知道听令,唐节则是皱眉思索,到最后还是想不明白。    牵着马走在京西古道间本就不是易事,而为了更快地行军,很多地方是连道路都没有的。    民壮们满是荆棘的草丛中穿过,爬过峭壁,一向北上。    他们从山巅望下去,能看到清兵缓缓行走在永定河边。    两股兵马平行着一路向北,却因群山阻隔不在交战……    行军自然是一件很苦的事,磨灭掉了人性中的许多东西。    二顺却没有觉得很苦,比起从小吃过的苦,他不觉得这算什么。    他脚下蹬着一双崭新的僧鞋。因为之前从建奴身上剥下来的军靴又磨破了。    他也不觉得饿,出发前已经吃饱了。    但连着在山里走了两天,他身上带的干粮只剩下一天的额份。    二顺有些担心,这剩下的口粮吃完了怎么办。    但转念一想,管他呢?跟着国公爷,哪还怕饿死啊。等吃完了再打场胜仗呗。自从当了兵,自己还没打过败仗呢。    把这点念头抛开,二顺也不在乎脚下的蔓草割人,他抬头看着天,又想到自己的老娘和妻儿应该已经到济南了,住着有瓦遮头的屋,吃着饱饭,还有新衣服穿。    “太想去看看他们了啊。”    他在心里念叨了一句,又四下扫了一眼。    他如今也是百户了,手底下管了一百个民壮,行路途中时不时要留意一下有没有人掉队。    走到傍晚时分,队伍前面的国公爷停下了脚步,抬起手下达了军令。    “原地休整,就食……”    二顺和同袍们一起坐下来,把干粮拿出来。又侧头看了看手底下几个队正,等到队正看了一圈,一百个民壮都拿出了干粮,大家才一起吃。    二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每次都要一起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