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四章兵临城下(二章合一)(第3/5页)  洪荒大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昔日曾经拜访过高人贤士,传授了我一些兵法,深通进攻和守御的战术,我本想去施展一下自己的才能抱负,用以报答国君父母的恩典,却也知道天命已不在成汤,万民已离心离德,大楼要塌了,一根木头如何熊够支撑?可怜成汤之时,建下怎样的功德之业呀。当初商汤聘请伊笋于草野之中,放逐夏桀于南巢,国运相传六百多年,其中,圣贤明德的君主占十之六七,今天到了帝辛却要丧亡了。这令人眼见世事之变化多艰,忍不住要叹息流涕!”

    于是丁策就作了一首诗来表述叹惋之情:“伊尹成汤德业优,南巢放桀冠诸侯。谁知三九逢辛封,一统华夷尽属周。” 丁策作完了诗,只见大门外进来一个人,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结拜兄弟郭袁。二人见了,相互施礼,然后坐下。丁策问道:

    “资弟前来定有要事。” 郭袁道:“小弟我有一件事特地来找兄长商议。”丁策道:“有什么事,请贤弟讲一讲吧。”只见那郭袁向四周看了一看说道:

    “现今姜子牙统帅西方三百镇诸侯会集到了京城之外,把京城围困住了。天子出了召贤榜。我特地来请兄长出山,一同辅佐国君。祝且兄长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救民之术,又懂征战攻守的方法。一旦出来为朝廷做事,对上可报效君王,使祖先显荣,自己扬名。对下也不辜负你满肚子学问。”

    丁策听了笑道:

    “贤弟的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帝辛政纪败坏,荒淫无道,天下百姓离心离德,诸侯起兵叛乱,已不是一夭两天的事了。这正如大的痈疽已经溃烂,生命也就随着完了。即使有本事的人出来,也不一定怎么样。你我有多大的学间见识?竟敢用一杯之水去救一车柴草的大火呢?况且那姜子牙是昆仑山有道德的人,再加上三山五岳的门人相助,我们白白去送了性命,难道不可惜吗?”

    郭袁一听摇头道:

    “兄长这话可不对了。我们是帝辛的臣民。住在帝辛的国土上,吃着帝辛的粮食,谁没有受过帝辛的恩惠呢?国家存在,我们存在,国家灭亡,我也应一同灭亡。这正是报效国家的好时候,就是死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呢?你为什么说出这样不明事理的话?况且我们都是堂堂大丈夫,怀有一腔热血,不往此处一洒,还等什么呢?如果说到我们兄弟的才学见识,管他什么昆仑之士,我们理所应当地去解天子之忧。”

    丁策拿不定主意。便对郭袁道:“贤弟,这事关系很大,非同小可,哪能贸然行事呢?再让我们商量一下。” 二人正在争论的时候,忽然听见门外有马嘶声,随后就见一个大汉从外面进来。原来这人姓董名忠,此时急急忙忙闯了进来。丁策一看是董忠来了,就问道:“贤弟为了什么事这样急匆匆赶来?”

    那董忠道:

    “小弟特地赶来请兄长出来一同辅佐帝辛,打退周兵。昨天小弟在朝歌城,看见了招贤榜文。小弟冒昧地把兄长郭兄与小弟三人的名姓报入飞廉的府中。飞廉已经向帝辛做了会报,帝辛命令明天早上早朝时接见我们。现在我是专门来约请兄长们明天朝见帝辛的。古人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何况君王遇到危难,我们做臣子的哪能坐视不顾呢?”

    丁策听完说后,微微一叹,摇头道:“贤弟也不来问我一声,就把我的名字报了上去,这件事关系重大,非同儿戏,哪能这样草率呢?” 董忠道:“我猜想兄长一定会出来报效国家,哪里是守株待兔的人呢?” 郭袁在一旁高兴地大笑道:“董贤弟所说的一点不错,我正在这里劝丁兄呢,不想你已先报了名。”

    丁策无可奈何,只得准备酒席款待二人。三人饮酒饮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来到朝歌城。丁策一行三人进了朝歌城,到午门外等候圣旨。午门官到大殿上启奏道:“现在有三位贤士在午门外等候旨意。” 帝辛命令道:“宣他们三人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