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王在晋入阁(第1/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昏时分。

    前来送茶的太监被锦衣卫百户拦在门外,很快,两碗沏好的杭州龙井就被端到朱由校前面。

    朱由校接过茶喝了一口,说道:“给王爱卿也上一碗,要和朕的一样。”

    王在晋忙站起身,从锦衣卫手中接过茶,微抿一口便放回桌上,说道:“皇上若想免赋之策收获成效,便要设立督查机构,不然以如今情况,免赋三年,一纸空谈而已。”

    朱由校笑了笑:“厂卫还不够吗?”

    王在晋摇头:“回皇上,除厂卫外,仍需设立一个督查官署,选用信得过之人,摆在明面上。”

    朱由校点点头,确实,现在这个时候,上边光颁行政策基本上已经不管用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说淮北之地已经三年免赋,但地方上收还是没收,朱由校这边还真无从得知,唯一的渠道只有厂卫。

    朱由校知道这个王在晋也是东林出身,但他办事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并且提出的这些观点都和东林党人对着干,是可以拿他完,朱由校便是出言打断:“朕也有话要和众卿说,是你的话重要,还是朕的圣旨重要?”

    闻言,杨涟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出什么来。

    朱由校冷哼几声,道:“王体乾,宣旨吧!”

    这次站出来宣旨的人让众臣有些意外,往日的司礼监掌印王安不见了,也不是最近闹得满朝风雨的魏忠贤,却是从辽东回来不久的王体乾。

    王安最近身体不适,正在家中静养。

    王体乾拿出圣旨,上前两步铺开在手中,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免赋后淮北之地旧赋照收,朕深恶之。即日起,全国上下,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另,严禁官商勾结,肆意抬高物价,偷免关税等行为,着东厂各地分署严查,一经发现,抄家灭门!

    设江南等处承宣督办司,专察官商勾结,大户权贵子弟偷税漏税,以锦衣卫都督许显纯充任督办大使。

    设京杭关税督办司,以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充任督办大使。

    恢复考成法,开京察!

    升授王在晋为吏部尚书,兼领户部右侍郎,晋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参预机要,主持京察。钦此!”

    等这一连串的旨意念完,朝堂上变得鸦雀无声。

    然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提出抗议,朱由校就冷眼扫了一遍大殿,起身直接离开。

    这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底下的群臣全都傻了。

    要是能再选择一次,他们倒是不再希望朱由校这个刚当上皇帝的小孩子搞什么朝会了,还是让他去南海子和净军去玩泥巴算了。

    这算哪门子事儿!

    上个朝,宣完旨拍拍屁股走人了,大家伙儿为这事商量了小半天,还没等操作魏忠贤一下子,朝会结束了。

    这还不算什么,那道圣旨的内容才是让他们不敢相信。

    官商勾结这种事儿私底下谁都知道,可是如今居然直接抬出来写在圣旨上了,而且还要设什么督办司到淮北去查,更过分的,竟然是让锦衣卫去查!

    那能查出好结果吗?就是什么没干也能给查成干了一堆!

    更重要的是,先前免赋的旨意内阁为什么会过,因为底下的人捞钱渠道并没有受影响。

    按这道旨意的意思,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地界永不加赋,这并没有什么,免得还是你们皇家的钱。

    可后边的督办司是个什么东西,江南、京杭都设上了,专查官商勾结,主持的还是锦衣卫!

    这不是断了我们大家的财路吗?

    ......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王在晋去京畿各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