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将会成为你们的新家园。” 赵谦说完了这番话之后,这些部落的土著们都显得很茫然,他们并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但是也并没有人表示反对,因为真正愿意反对的人已经在昨天晚上的那一次并不成功的突袭之中死亡了。 赵谦也没继续的停留,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安顺和大巫母要去忙碌的了。 走下台子之后,赵谦对着赵政笑道:“你觉得我和父皇的演讲水平相比如何?” 赵政想了想,道:“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和父皇相比的话,还是需要更加的进步。” 赵谦哈哈的笑了:“无妨,毕竟我才十八岁,不是吗?” 在赵谦和三千火枪兵的注视下,这个部落开始了迁徙。 由于有很多的老弱妇孺,所以这一次迁徙的速度其实并不快。 但对于赵谦来说,事情至少已经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赵政并不这么觉得:“虽然他们已经开始了迁徙,但想要融入到我们华夏之中,他们面对的东西还有很多。”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会有一个鄙视链的存在,这些土著将会成为鄙视链之中的最底层之一。 赵谦温和的笑着,说道:“确实是这样的,但如果我们能够融合这些土著的话,将来就能够融合更多的土著,不是吗? 与其让这些土著成为心不甘情不愿的奴隶并且会在某一天造反,不如现在我们多费点事,让他们融合成为了我们华夏人的一员。” 无论是哪一件事情,都会有费事的过程,不是开始的时候很费事,就是结束的时候很费事。 为了真正的省事,赵谦决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多做一点事情。 至于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好还是坏? 赵谦现在还没有能够得出答案。 但是,赵谦记得赵括说过的一句话:“你年轻,所以你可以随便犯错。” 赵谦愿意用时间来尝试一下,看看在这件事情上,他究竟是不是犯错了。 一份奏章漂洋过海,来到了帝京城之中,放在了大汉国皇帝赵括的面前。 赵括拿起奏章,仔细的了一会,然后笑了起来。 “这个谦儿……还真是有自己想法啊。” 对于赵括来说,其实他心中的想法是和赵政比较类似的。 非我族类,死也就死了,只要能够让大汉国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赵括并不介意多死一些异族的奴隶。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赵括就要驳回赵谦的意见了。 赵括提起笔,在这份奏章上批注。 “让太子放手去做。” 年轻人嘛,就是要放手去干,就算是失败了,那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许历就站在赵括的面前,这份奏章就是由许历亲自送来的。 在看清了赵括的批注之后,许历忍不住轻声道:“陛下,太子做的这件事情如果传出去的话,想必会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大汉国的主体民族是华夏人,简单的说就是之前的战国七雄国人,伴随着时间的过去和大汉国的一步步强大,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淡忘了过去的七国,转而将自己认同为是大汉国人。 这个时候,如果传出一个消息说是让东边那些海岛上的土著们也能够获得大汉国人的身份,无疑就会让这些“老大汉国人”感觉有些不爽,批评声自然也就此而来了。 赵括笑了起来,说道:“朕和太子做事,什么时候需要别人指指点点了? 再说了,如果这件事情上有一些压力,正好也可以让太子锻炼一下,将来他当了皇帝,更加有压力的事情还多了去呢。 至于扶桑那边,现在正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可以让太子尽管去做实验。 失败也不要紧,如果成功了,我们就可以立刻把他的经验推广到全国。” 对于赵括来说,如果赵谦真的能够把那些茹毛饮血的扶桑土著给同化了,那么将来大汉国征服其他同样有土著的海外领地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别忘了,在这个时代,其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