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也是
能够做到有来有回,不至于说一上来就被赵括驳倒,哑口无言的那种。
看着春申君的表情,赵括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的恼怒,反而还有着几分跃跃欲试的冲动。
对于赵括本人来说,他其实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碰见过,能够和他争论得旗鼓相当的人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高手
无敌的寂寞。
现在起码来了春申君这么一个比较有水平的对手,赵括自然是一下子就有了斗志。
所以赵括也是不紧不慢的对着春申君说道:“春申君呀,你这番话听起来好像是有一点点的道理,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就知道,其
实里面的逻辑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我们必须要确定的一点是打仗可从来都不是说依靠着你兵力数量的多少就能够奠定胜局的不是吗?我们依靠的是军队,就近精
锐,不精锐,更加重要的是主将,究竟能不能够如臂使指地去指挥这些军队?这才是真正能够获得胜利的关键。
不然的话按照你的那种说法,岂不是打起仗来,谁的人多就能赢了吗?要真是那样的话,我早就不知道已经失败过多少次了。”
赵括也是立刻就做出了反驳,对春申君表示,你们兵力数量再多也是没有用的,那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春申君知道,赵括的意思就是你们这些乌合之众和我打,那就是必败无疑。
面对着赵括,这几乎可以说是再直接不过的挑衅,或者说是藐视,春申君的嘴巴张了张,却一时间有些哑口无言。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是别人来说这些话的话,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吹牛,但是偏偏赵括来讲这个话,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赵括从出道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赵括打了大大小小将近20场战争,从来没有一场是
失败的。
所以说别人说一定能赢,那基本上是被认定为吹牛,可赵括说他一定能赢,这很有可能就是事实。
这就导致赵括在这种类型的辩论上总是有着一个天然的巨大优势,就是只要一说到打仗就可以默认赵括这边是胜利方。
这让作为赵括对手的春申君就相当尴尬了,当你没有办法在战场上获得胜利的时候,你在谈判桌上其实也是没有什么底气的。
只不过春申君当然也不可能就此认输了,他依然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的去改变一下现在这种被动的情况,所以他很快就再次开口
了。
“武信君呀,你说的这个话其实是对的,如果打起仗来我们可能不会是你的对手。但是我也想要说,如果真的打起来了,你们赵
国和我们这三个国家火并之后损失惨重,那你们真的才能有那个力量去继续灭掉韩国吗?”
春申君十分聪明的,又找了另外的一个角度,那就是赵国现在确实很强很强,可是其他的国家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别看现在除去赵国之外,天底下只剩下了4个诸侯国,但事实上如果这4个诸侯国全部都联合起来的话,赵国也不是说就能够10
0%的稳赢。
战国七雄之中,每一个国家都是非常坚韧的。不然的话,这七雄并立之势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了200多年,差不多300年的时间
。
即便是现在赵国已经有了要横扫天下的势头,但是在天下其他国家民众的心中,他们依然坚定的认为自己的国家有着足以抵抗
赵国的力量。
这种力量往往能够给这些国家的军队士兵们带来着巨大的信心,促使着他们在和赵国军队对抗的战场上奋勇向前。
同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