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什么手段的话,那可得趁早一些喽。
李斯一听,这可是个大情报啊。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这李园说的东西也就是楚王的倾向,甚至连个确定的说法都没有,也能算个大情报?
事实上,如果楚王的态度已经确定了,那反而不算是大情报了。因为那样的话,赵国方面最多也就是晚几天知道而已,改变不了结果。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知道了楚王还在摇摆之中,赵国方面就可以针对这个情况来一波操作,很有可能就会让楚王彻底倒向赵国,从而改变整个战争的结果。
这一百斤黄金,花得值啊!
李斯笑呵呵的和李园又喝了几杯,确认了李园已经没有什么遗漏。
刚好这个时候,从赵国使馆那边拉过来的金狮子和人参也已经到了,于是李斯就把这些送给李园的东西留了下来,自己坐着马车急匆匆的回到了陈城的赵国大使馆之中。
回到使馆的李斯立刻就写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信,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回邯郸。
李斯的心腹问道:;走官方渠道还是咱们的夜莺渠道?
李斯瞪了心腹一眼:;难道你想让大王知道我们这边还有自己的夜莺渠道?当然是走官方的!
即便是官方的渠道,速度其实也就比夜莺渠道慢了半天。
很多时候,这半天时间就已经能够决定结果了,但李斯觉得这件事情上应该不至于如此。
第一个看到这封密报的并不是赵括一派的人,而是周少良这个赵国大行人。
但周少良知道这是国事,他也不敢怠慢免得被赵括找到攻击他的理由,立刻就进宫禀报了赵王。
然后,赵王又立刻召集了赵括在内的赵国重臣们,对这件事情进行商议。
既然是外交事务,所以作为大行人的周少良也难得有了一次开口的机会:;大王,臣觉得我们可以继续用重金贿赂李园,让李园出面去劝说春申君,然后春申君再去劝说楚王,应该就能够起到保持楚国不会参战的效果了。
既然是走官方渠道,那么李斯肯定要说清楚李园这个情报的来源。好在赵括对此也是早有准备,之前李园和赵国的合作记录现在都还记载在赵国宫廷密档之中呢,所以这一次李斯能再和李园接上头对于赵王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赵王在听到了周少良的话之后,陷入沉吟之中。
过了好一会,赵王才道:;武信君,你怎么看?
碰到事情不先做决定,而是先询问一番赵括,这几乎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赵王的惯例了。
赵括不假思索的说道:;臣觉得,周大行的这个建议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可行性不高。
周少良一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就不高兴了,他可不是他的哥哥周少奋,有什么话是不会忍的。
周少良当场反问:;武信君,你凭什么说我的建议可行性不高,难道只有你的建议才能通过不成?
赵括并没有生气,而是带着淡淡的笑容,做出了解释:;春申君这个人,和我有过不少的交往,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他确实很受楚王的信任,但是之前他和我们大赵打了一仗失败后,他在楚国内部的威望受到重创,现在楚王其实并不是那么相信他了。
也是因为春申君威望的衰落,所以现在楚国国内昭景屈三大家族的势力才是最强的,这件事情上三大家族正好又极力主张和我们开战,再加上楚王本身就倾向于和我们开战,单凭一个春申君是根本拦不住楚王和三大家族联手的。
周少良听完赵括的这番话之后,不由一滞,讪讪的说不出反驳的话。
倒是周少奋开口了:;实在不行,就和楚国打一场也就是了。以我们大赵的实力,难道还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