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还不知道这个,如果知道了,真的不在意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 对于她来说,三观吻合那才是真正重要的。 这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至于说到家资问题,她倒不是那种在乎人家是富贵还是贫穷的。 她在乎的只是那个人,而不是对方的家庭。 至少,要跟她结婚的人,能够跟她有共同语言,否则就是结婚了,夫妻两人也说不到一块去,那才是真正的受折磨呢。 等到苏太婆跟苏然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苏然说“太婆,我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城里人,我只在乎对方的人品,还有对方能不能跟我三观吻合。” 苏太婆说“什么叫三观吻合” 前面那个条件她听明白了,这个不只苏然关心,她这个做太婆的更关心。曾孙女嫁过去,如果人品不好,那后半辈子怎么过 但是这个三观吻合是什么 苏太婆也是上过洋学堂的人,但是哪怕她上过洋堂,也一时之间没有搞明白这个三观是个什么东西 苏然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解释,三观吻合,这是现代的说辞,但是在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个词。 她解释“三观这东西,就是说我和他的思想境界要一样,要有共同的语言,我能够跟他想一块,思想要一致,还有他也不能是文盲什么的。” 真的一时之间无法解释这个三观,只能以这种苏太婆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 也不知道能不能够解释得清楚,但大意是解释清楚了。 苏太婆听她这么一解释,也算是明白了。 自己的曾孙女眼光高着呢,一般的城里人她都看不上。 没文化的,她看不上,思想跟她无法保持一致的,也看不上,还有那个什么共同语言,这东西怎么听着那么玄妙呢 苏太婆有些不明白,但是既然曾孙女都这么说了,她总不能反着来吧 曾孙女这么一提要求,就感觉她之前选的那些人家都不适合了。 这一想,很多人都不适合曾孙女,而且很少有人家会适合她吧 这要求也太高了。 苏太婆想归想,但感觉自己的曾孙女哪都好,有这个要求也不为过。 而且她还年轻,还可以可着尽儿的选,又不是老姑娘了,哪怕还怕找不到对象 难道还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苏然把这个要求跟苏太婆说,也有她自己的想法。 她现在确实不想嫁。 她才多大,才十七岁,这个年龄就要去嫁人了 哪怕等到恢复高考,她也才二十七岁,完全不老,哪怕等到二十七岁恢复高考考上大学之后,再去大学里找,那都来得及。 现在匆匆忙忙地在这里找一个跟她三观不合,并不怎么般配的人,结束她的终身,有什么用 她想来想去,都觉得,不用那么急。 到时候好好跟家人说说,说说她的想法,家人会理解她的。 而且,等到她的弟弟们长大,她也不希望她的弟弟们也那么早就定婚什么的。 毕竟,等到高考恢复了,完全可以找一个跟自己合适的人。 苏太婆能够理解苏然,苏奶奶向来都是太婆说什么她就说什么,但是苏妈妈却无法理解。 她理解不了那个什么三观什么的,她识字不多,只是一个小学读了几年的人,她没办法理解苏然的思想。 趁着现在不好好找一个门当户对,甚至条件好过苏家的,等到以后年龄大了,找不到了怎么办 现在苏然的条件很好,年轻,文凭又高,苏家条件也不差,但是苏然现在暂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很多城里人也会看女方有没有好的工作。 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