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东牟娄郡(第2/3页)  道仙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将天下放在眼中。

    中土强盛,能维持多久呢?一百年,还是一千年?那么这段时间之后呢,中土与扶桑又是孰强孰弱呢?

    正当随风陷入了自己的想法内不住感慨的时候,一位看起来年纪很是苍老的妇人也来到了人群外围。看到老人来此,周围的人群的反应很是奇特,仿佛见到了什么不愿见到的东西一样,纷纷往四周让了让,老妇人便很是顺利地到了随风他们面前。

    “远方来的客人们,这么远的距离想必一定是累了,到老身家休息下吧。”她一开口竟然是标标准准的汉语!

    不但阿牛没有料到,就是随风也没有想到。

    老妪看了两人一眼,涩声笑道:“两位不用怀疑老身,老身就是在这东牟娄郡上开旅店客栈的,想请两位贵客到老身旅店做客。”随风还好些,阿牛简直是将不信和怀疑几个字刻在了脸上。

    随风和杜阿牛都是一脸的沉思,没有接话。

    看出了两人心里有的担忧和怀疑,老妪继续道:“两位初来扶桑,想必对这里的一切极不熟悉。若是没有当地人的指引,两位想办的事、想找的人都很难完成。不如就到老妪的旅店里多多休息几日,待老身将扶桑的各类事项讲解与你们。”

    老妪看似不经意地一说,随风和阿牛两人都是微微一震,阿牛脸上更是多了几丝别扭,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心里的紧张。随风却撇都没有撇,似是完全没有看到阿牛的异常。

    随风看了看四周越围越多的人群,和自己很是凌乱的扶桑国语,并且自己对扶桑一国可谓是一无所知,确实如她所言需要找一个当地之人好好了解一番。不然日后无论是寄身于某个家族世家或是自行闯荡,都是极有裨益的。

    仔细想了想,这个老妪所说确实很有道理,便点头道:“既然婆婆如此好客,在下也不好拒绝。也罢,那边叨扰了。”

    老妪呵呵地笑了两声,脸上的皱纹就像聚到了一处一样,连眼睛都眯得几乎看不到了。

    “你们跟好老身,旅店距此并不远,就在郡中。”老妪说着,转过了身去。

    所谓郡,在扶桑与中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郡在中土所指极大,秦初时全国不过三十六个郡。自古就有“万户成侯,千户成郡”的说法。而在扶桑便要小上很多大约与集镇县城类似,虽然也有来自各地的商人,不过他们群体很小,各地的物流周转也很是有限。远不能和大唐那种万国旅人客商互通有无相比。

    不过此地依傍着一个天然良港,不论是与大唐的各类使船还是商船的来往都还算得上频繁。是以小镇上各类设施倒也齐全,他们两人跟着老妪离开了港口,进了镇内,所见人潮流动,各类商铺,虽然规模不大,倒也很是精致。

    没多远就到了老婆婆家的旅店,三角形的斜面屋顶和中土的风格极为相似,只不过斜度大了一些,整个客店全以木质搭建而成,没有一分土石结构。最为特色的是,木屋底部悬空半尺,就和中土的大理那边聚居雨林的民族一样。木屋外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竟是两个汉字“望唐”。

    “快进来吧,别在外面傻站着。”老婆婆打开门,阿牛跟着就进到了屋里,而随风还在屋外四处打量,忍不住笑着提醒道。

    随风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也提步进到了店内。

    进了门才发现,旅店里的家具摆设全是唐时的风格,又是亲切又是怀念。唯一不同的就是进门处摆了个木翕,在木翕中摆了个神像,随风只匆匆瞥了一眼,这个神像穿着相貌竟然全是中土秦时的风格,也不知拜的是哪位神仙。或许根本就不是中土的神佛。

    “我先前开的旅店一直都很少有人来,后来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把旅店改成了唐时的风格。没想到这么一改之后,每天旅店里都爆满,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