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论管理心得(第2/2页)  盛唐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收养我的那位老爷爷的孙子,他叫杜文,今年17岁,是个十足的商业天才。现在也在长安,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介绍给你们认识一下。”杜乘风解释道。

    “哈哈,那到时可要好好认识一下。”慕容枫听了表弟的介绍,对他的这个大哥也是有些期待起来了。

    “嗯,等忙完这边的事情我便把他介绍给你。表哥,我给你的那几张图纸和一些技术参数你可一定要保管好,将来它可是户县铁矿场的招牌产品。”

    杜乘风说得是那个镙纹钢和钢筋的图纸和技术参数。杜乘风相信只要新的望江楼一修建起来,钢筋的好处肯定就会迅速风靡大唐的。

    到时户县这边就将作为镙纹钢和钢筋的重要生产基地了。

    “嗯,我知道它的重要性,一定会保管好的。”慕容枫郑重地点了点头。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工匠们建造平炉和高炉更加熟练了。

    两天后,又有一座高炉修建了起来。用来炼钢的平炉也修建了一个。

    而杜乘风则是在这两天把镙纹钢的压扎设备给弄了出来。

    经过试验,生产出来的镙纹钢基本上能满足混凝土的钢筋要求了。

    而生铁的产量经过两天的试炼统计,两个高炉基本上一天最少能产出800斤生铁来。

    杜乘风原来的计划是建造四个高炉。按照现在的这个产量,4个高炉每天1600斤的生铁,一个月就是48000斤。

    当然生铁变成钢自然是要损失一部分的,算下来光高炉的钢铁产量基本上就能满足他一年40万斤的产量了。

    这还不算那向个富矿,富矿的矿石可以通过平炉直接冶炼成钢的。

    而且随着日后技艺的成熟,这个产量只怕还会提高一个档次。

    这样一来,未来大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用为钢铁发愁了。

    要知道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是否发达,其中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钢铁的产量了。钢铁在现代被称之为工业发展的血液,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个时期的很多农村还存在着几户人家共用一套农具的现象,其根源就是大唐的钢铁产量实在太低。

    也因为钢铁的产量问题,大唐的军队武器很是欠缺。大部分的府兵甚至很难凑齐一套完整的武器装备。。

    可以说,钢铁的产量严重地制约了大唐的快速发展。

    现在,有了杜乘风的最新冶炼技术,只要李世民全力推广发展的话,这种制约或许一年就可以打破。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