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天地交媾起风雷,云行雨施神龙(第2/4页)  仙海道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易》云:“天地交,泰。”泰为天地相交,生生之相。生生之谓易。

    天地交媾起风雷。

    若把这组抽象的符号,变幻成大自然中的雄奇景象,恰恰就是燕漓所见的奇观:

    苍穹旷野,风雷乍起,转眼间乌云遮天,无边云气在狂风中翻腾不休,滚滚云浪犹如条条巨龙,横亘天际。

    巨龙身周,更不停炸出轰鸣雷霆,仿佛天龙探爪长吟。

    天龙飞舞尽兴,一声长吟,漫天云海化作滂沱大雨倾天而下。

    大雨浇灌,无边旷野之上钻出点点新嫩草芽。

    《易》云:“云雷,屯。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屯,其实就是春天的“春”字,为万物萌发之象。神龙经天,万物初醒。

    只有这一刹那,肉眼凡胎之人,才能从茫茫天际中,窥得一抹天龙残影。

    云行雨施神龙现。

    天地生机,由此循环不休。

    旷野上新芽萌发,然而暴雨太过,俱皆腐烂;雷击森林,燃起熊熊大火,万里灾殃;风卷沙暴,所过之处城池尽没。

    唯有龙,秉天地交媾而生,变化万千,无形无迹,不可捉摸,时而化形而出,高悬天上。

    最终,无数幻景在燕漓脑海中化作一条龙,蟠绕一处,龙首居中,喷出无尽雨水;白云绕身,鳞甲时隐时现;狂风做尾,挥洒不定;雷霆为爪,威能随心。

    这形象,正是玄门万法之始,三千大道之源——天龙云篆。

    燕漓身为修道人,经典之如《易》不可能错过。但多年研究,他也无法从中悟道,仅能用之于术,偶尔在心血来潮时占卜吉凶。

    然而此时此刻,他目睹“天龙云篆”,亲见天地云雨之恢弘,雷霆生化之玄妙,竟无不与《易》之卦象相合,顿有云开月明、大彻大悟之感。

    天地本荒芜,由风雷云雨之变幻,衍化出大千世界的姹紫嫣红。

    而龙,就是在天地交媾之间,在云雨孕化之中,在风雷汇合之时,最初诞生的一点生灵之气。

    唯一能知的是:它是万物的源头。一切众生,从天龙而始。

    它是天地间最玄妙的造化,故为万法之源头。

    它,是大道在天地间,清晰而又模糊的足迹。

    燕漓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同样清晰而又模糊,最终只能概括成喃喃自语的四个字:

    “原来如此。”

    他散开的瞳孔中,出现了一座雷霆交织的恢弘大门,仿佛莫名大道的门户,不由得信手一推,一步跨入。

    下一瞬,星移物换,燕漓已经置身与一处玄妙天地。

    眼前,在不是云宗外院,而始真正的茫茫云海。

    双足踏在云海之上,感受非刚非柔,非坚非韧,似乎虚无缥缈,又确确实实托起了身躯。

    自身好似再无任何重量,却又不似失重般气血紊乱、天旋地转。

    燕漓就是这样站立在云海之上,好像一切如常,又与往日截然不同。

    深吸一口气,燕漓更觉得全身毛孔都随之张开,仿佛身心都在接受一股清灵之气的洗礼。

    他明白,这是灵气浓郁到极致的体现。

    没错,无灵根之人,无法感受到灵气的存在。但那是通常情况之下。

    就好像一个沙漠中长大的人,忽然掉进大海,再迟钝都能感受到不同。

    脚下是奇异云海,无边无尽,放眼只有苍茫。

    头顶,则更为玄异。

    燕漓抬头,只见日月同天。

    左面,是青天白日,乾坤朗朗;右面,是月郎星稀,清幽静谧。而划割昏晓的一线,正在自己头顶。

    燕漓观赏奇景片刻,感受天地造化之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